第五五二章 風景線之大科學家(第2/2頁)
章節報錯
……
酸是個好東西,殺傷力很大,危害也很大,但是它的作用同樣很大。
而硫酸又是一種重要的工業原料,他的作用更是涵蓋了無數個行業,化學肥料,藥物,炸藥,顏料,洗滌劑,蓄電池,淨化石油,金屬冶煉,及染料等等。
學生們搞出了硫酸,對於李元吉來說,絕對是件大好事。
雖然因為不注意安全措施而被懲罰,但打內心來說,李元吉寧可沒有硫酸,也不願他們不注意自身的安全。
培養一個人才,所需要花費的力氣,代價,資源,遠遠超過任何人所能想象到的,而且這個成本還在不斷的增加。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把現在科學院內所有人的培養成本加起來,足夠現在大唐八十萬軍隊十年的經費了,而科學院,僅僅不過幾千人而已,平均換算下來,每個人都價值至少上千人,甚至更多。
當然了,作為化學的開山鼻祖,李元吉雖然很少進行試驗,但是某些時候,該動手的話,他還是不會吝嗇的。
不動手是因為他不會,他不懂,所以要裝出一副高深的模樣,動手是因為其他人暫時沒有發現,他又等不及了,所以才會動手。
一片不大的場地內,李元吉在不斷的試驗著,從一個皇帝,轉換成科學家的身份,李元吉只用了一眨眼的功夫。
當幾件完整的加工件被取出之後,李元吉拿起來仔仔細細的看了幾遍,這才終於是鬆了口氣。
“成了!”
旋即,李元吉又愣了下,現在說成好像有點早了,又吩咐道:“把這些拿到水裡泡一天,在取出來,分別放在陰暗,陽光可以直曬的地方,放幾天看看。另外,在送一些去海州,丟到海里試驗一下。”
“諾!”宋忠連忙答應了聲,立即吩咐人去做這些事情。
科學家也是分為三六九等的,李元吉這個科學家,顯然是最高階別的科學家。
除了最後一步需要自己拿起來認真觀察以外,整個過程,從開始到成品,中間就沒有經過他的手。
不是李元吉不想碰,而是以宋忠馬五為首的傢伙們,死活不肯讓李元吉碰一下,甚至連靠近觀察,也只能是很小的一會兒工夫,根本不准他長時間停滯。
所有的操作過程,都由禁軍士兵來負責,李元吉所需要做的,就是告訴他們該怎麼做,做好指揮的崗位就可以了。
當然,旁邊也有人在做著詳細的記錄,每個步驟所需要的時間,進入時的狀態,離開時的狀態,每個步驟分為五個階段,每個階段的反應等等,整個過程被記錄的很詳細,一但成功,這份記錄就可以直接被當做生產工藝去使用。
防鏽最好的辦法是什麼?不是材質自身,因為某些情況下,只有一種材質才能完美的勝任。
那麼在這種情況下,鍍鋅就成了唯一防鏽不可缺少的工序。
雖然跟材質自身也有一定的關係,但是少了鍍鋅這一環節,整個部件的使用壽命,至少會降低兩三倍,甚至更多。
小時候李元吉曾經接觸過鍍鋅,不是自己去幹,而是家附近就有鍍鋅廠,幾個夥伴經常調皮去那裡玩耍,見過工人是怎麼操作的。
但那個是電鍍鋅,現在沒有電,所以搞不了。
李元吉想起了小時候聽大人說過還有熱鍍鋅這回事,步驟什麼的只是大致的說了下,並不詳細,但不管怎樣,萬變不離其宗。
李元吉用了一個月的時間,終於是搞清楚了熱鍍鋅是怎麼回事。
電鍍鋅很簡單,簡單的酸洗,然後打磨,將上面的鏽跡徹底除掉,使其鋥光發亮就可以了,然後進行電鍍,最後在進行拋光處理,整個過程就算完成了。
而熱鍍鋅相對麻煩一些,酸洗,水洗,然後是烘乾在此之前還要在溶劑裡浸泡),接著就是熱鍍鋅,就是對鋅進行加熱,使其成為溶液,將部件送入,然後自動晾乾就可以了。
李元吉有足夠的理由相信整個過程不會這麼簡單,但是沒辦法,他不是真正的科學家,也沒有真正的參與過這項工作,對此並不瞭解。
熱鍍鋅的時間有些長,記憶中大人說的並不是這樣,所以李元吉也知道,一定是自己忽略了某個不知道的環節,但是無所謂,工序步驟自己都研究出來了,還要那些科學家幹什麼?
好吧,李元吉又給自己那薄弱的知識找了塊遮羞布。
“把這套工序交給化學班,讓他們找出一種能夠幫助部件快速進行熱鍍鋅的材質,同時,效果不能差。”李元吉毫無壓力的說著。
就算助鍍劑沒有搞出來,問題也並不大,無非就是每隔一年就將部件換下,然後重新進行熱鍍鋅處理罷了,不管怎樣,都比現在好的太多了。
喜歡唐朝最佳閒王請大家收藏:()唐朝最佳閒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