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零五章 科學就是意外接著意外(第1/2頁)
章節報錯
一場主動性質的戰爭不是說開始就開始的,在此之前,必須要進行大量的準備工作。
無論是古代,還是現代,這一點都法可避免。
唯一不同的是,因為交通和運輸能力的不同,所以兩者的準備期限也有所不同。
雖說遠征軍早就在準備了,可實際上隨著計劃的推遲,這項準備工作也幾乎是毫無進展的。
甚至到了今年以後,連正常的造船工作都停止了,目的就是全力研製鋼鐵戰艦。
如果不是現在因為研製出現了各種各樣的問題,有可能將這個計劃無限期推後的話,李元吉顯然是不會決定現在開展這個計劃的。
而儘管先前已經不慌不忙的做了一些準備,可是半年的時間,對於王玄策來說,還是有點緊了。
戰爭不是兒戲,戰爭沒有兒戲。
李元吉的一番話,讓王玄策對待這場必勝的戰爭,更加謹慎了一些。
因為戰爭的目的是為了獲得勝利,而獲得勝利,是絕對不能以人命堆出來的勝利。
他必須要在最小的代價下,獲取最大的勝利。
所以,這也就要求王玄策不得不將先前早就準備好的計劃再次拿了出來,然後一個字一個字的去驗證,去推演,去計算發生問題的各種可能性。
這個工作是複雜的,是龐大的,是一個人無法完成的,王玄策也是將水師以及陸戰隊的主將們喊了過來一起研究,一起推演。
而這麼做的最終目的,只是為了得出一個結論,如果以這種方式進行戰鬥的話,他們需要付出多少條人命為代價?
一旦傷亡過大,或者傷亡數字超出他們的接受範圍,就必須要丟掉這個計劃,重新想另一個辦法。
再接著,參謀們也加入了進來,整個探討團隊的人數更是突破百人規模,各種層出不窮的戰術結果被一份份的堆積在王玄策的案前。
這項工作並不是無用的,也並非徒勞的。
在大量戰爭物資被運往東海郡的同時,作戰計劃也在不斷的完善著,只是暫時還沒有確定最終的方案。
因為有李元吉的叮囑,所以王玄策改變了以往的想法。
特別是在運輸方面,在運力的配比方面,王玄策更是做出了大量的推演工作。
其實說白了,就是在研究第一批登陸的部隊配比問題,當下部隊的兵種分為兩種,橫刀兵和長槍兵,這兩個兵種是一對組合,五個小組是一夥人,加上一個夥長。
即一夥擁有十一把橫刀和五把長槍,而正常作戰的時候就是兩兩配合,夥長指揮補漏。
然而王玄策卻發現,最大的問題就在於長槍兵身上。
這個計劃推演過,也在東海郡的碼頭上真刀真槍的試驗過,發現長槍兵在登陸的時候,起到的作用並不大,反而因為長槍的緣故,會極大的拖慢部隊登陸的速度。
這是一個問題,因為長槍兵作戰需要的是空間,而碼頭那個狹小的地方,根本無法容納大量的將士作戰。
如果對面沒有任何反抗那還好說,可計劃上,他們卻不敢這麼做,不然萬一對面有所準備,那他們這麼做計劃了,也就只能等著送死了。
特別是橫刀兵在單獨面對長槍兵的時候,雖然擁有靈活優勢,但手短的劣勢也同樣很明顯。
就拿唐軍來說,五百長槍兵對五百橫刀兵,長槍兵只需要保持隊形的緊湊,以前後兩排站位,中間留下一個能將長槍伸出來的位置,就可以直接把橫刀兵給推下海。
而防守的時候,直接縮成一個陣,只用橫刀的話,根本就無處下手。
當然,這只是常規作戰方式,唐軍的作戰方式早就超越了常規。
正是因為參與了滅吐谷渾和滅吐蕃之戰,而在那兩戰之中,王玄策也跟著蘇定方學了不少雞賊的戰術,同樣也見識了不少,所以即便是現在,他也依舊不敢有任何的大意。
至於李元吉說的那一千禁軍,回來的時候沒聽說動靜,這都回到東海郡一個月了,依舊沒有任何的動靜。
當然,在王玄策看來,禁軍在防守方面肯定是具有優勢的,但是在進攻方面,卻未必能比得上自己手下的這些將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