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二二章 蒸汽動力船(第2/2頁)
章節報錯
可是離開的時候,這艘船的速度卻比之前慢了一些,等他們回到船廠的時候,這艘船的速度基本上跟依靠人力推動的速度差不太多。
而且船體下沉嚴重,艙底的水也很多,一路上很多人的工作,也就剩下了往外排水,怎麼排?用水盆一盆盆的往外倒。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不管怎麼樣,好在這艘船還算是安全的開回了船廠,眾人的心這才算是放了下來。
然後就是利用裝備將船體吊起來,直接抬上陸地,放在架子上進行改造。
李老頭能做的的確不多,接下來的任務主要由錢工負責,李老頭則是帶著他的團隊,繼續去對蒸汽機進行改造。
船用的蒸汽機其實跟火車用的蒸汽機沒什麼區別,或者說,僅僅只是多了一個裝置。
就是按照原先的設計,將火車輪子改為鋼鑄的齒輪,然後在搞一個小一些的齒輪,這個齒輪與一根長長的鋼鐵是一體的,這邊是齒輪,另一邊就是船槳。
太高科技的東西他們也造不出來,太複雜的也沒那個技術,所以只能用這種一體式的設計,方便,簡單,牢固。
但這樣的問題也有很多,海水的腐蝕性要遠遠的超過水蒸氣的腐蝕性,所以即便是用了上好的鋼材,一套船槳能使用多久而不出問題,這也是個值得商榷的問題。
若是腐蝕的太快,他們就只能想別的辦法,用別的材料去代替了。
兩個團隊雖然在一起工作,但卻是各搞各的。
一邊在愁眉苦展的商量著該怎麼解決漏水這個大問題,另一邊則是在檢查鍋爐,檢查蒸汽機,當然,蒸汽機和鍋爐的防鏽問題,他們也依舊沒有解決。
但是這個問題好像並不大,無非就是更換的頻繁一些,多費一些事情而已。
在沒有找到真正合適的材料之前,這種辦法倒是可以先勉強用著。
一個月的時間轉眼即逝,鍋爐沒有什麼問題,蒸汽機也沒有什麼問題,李老頭他們對蒸汽機的佈局進行了一些小小的改動,該固定的固定,該取消的取消,同時為了保證動力最大化,也儘可能的少使用了一些齒輪,並且對齒輪打大小進行了重新的調整。
“你們用了什麼辦法?”李老頭問道。
雖然兩邊在一起,但李老頭一是不懂造船,二是也沒將心思放在他們那邊。
見錢工找到自己說可以進行第二次適航,李老頭不禁問道,生怕第一次的問題再一次出現。
“土辦法唄……”錢工鄙視了下李老頭,繼續說:“第一個,進一步縮小了進水的範圍,第二個,設定了一個相對密封的艙室,規模不大,第三個,設定了幾個壓水器,根據艙底進水的程度,安排不等的人進行排水,直接透過壓水器把艙底的水排出來。”
李老頭同樣還了對方一個鄙視的眼神,這種辦法竟然也能想得出來,而且看起來還那麼的不靠譜。
忽然間,李老頭有種不想跟著去試航的衝動了,生怕再出現上一次的問題。
當然,這是不可能的。
小船被重新放入水裡,這一次登上船的人就更多了,有指揮的船長,有操舵的舵手,因為不適用風帆,所以必須要利用舵盤來控制方向,另外就是各種觀察監測人員,以及安排了五個用來排水的造船工人。
剛剛下水的小船預熱了一會兒,等鍋爐內的壓力上來之後,船槳開始緩緩的轉動,船體也開始緩緩的移動,然後速度越來越快。
隨之,那五個排水的船工也在一刻不停的排著水,水量不大,在船底監測的人員也彙報一切正常。
而經過一個月的改進,這一次的試航就順利的多了,雖然進水的問題依舊存在,但因為增加了幾個排水的裝置,所以艙底的水始終被控制在水位線以下,並沒有影響到船的速度。
同樣的,經過了李老頭他們的改動,這一次船的動力也有所提升,雖然不是那麼的明顯,但是作為一艘試驗型的小船來說,這已經足夠了。
當然,有了上一次的教訓,這一次他們也沒跑遠,只是不停的圍著船廠範圍內的海域來回不停的轉圈,看的那些正在造船的工匠們目瞪口呆的,甚至開始懷疑自己造的那船有個毛的作用?
一連轉了半天的時間,問題再也沒有出現,詢問了原理之後,李老頭難得的對錢工提出了自己的意見,當然,這只是一個小小的改動,作用如何,不用試驗也很明顯。
抽水最好的辦法不是從上部開始抽,而是從底部開始,這樣可以抽的更快,更乾淨。
喜歡唐朝最佳閒王請大家收藏:()唐朝最佳閒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