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一三章 給你們個作業(第1/2頁)
章節報錯
課堂紀律是不用去擔心的,就算李元吉不在這裡,他們也絕對不敢胡來,畢竟軍規在那裡擺著呢,這些軍官們也沒一個會願意在這上面栽跟頭。
而李元吉親自講課,也更是吸引了這些人的目光。
別的不說,就是皇帝講課這個名頭,都能讓他們吹噓一輩子的了。
軍校上千人,也僅僅只有這四十餘人有這個待遇,雖然純粹是撞了大運。
“誰知道夏州之戰,紅藍兩軍各自的問題在哪裡?”李元吉直接將齊軍和唐軍劃分為紅藍兩軍,並沒有使用我軍和敵軍這種傳統的稱呼,況且現在都是自己人,也不好再去搞那些讓人心中彆扭的話題。
紅軍指的是齊軍,藍軍指的是唐軍,這個並不用李元吉去多說,沙盤上的旗子顏色已經告訴了他們。
等了一小會兒,卻發現並沒有人開口回答,抬頭一看,發現下面這些學員稍顯有些拘束,用手中的杆子敲了敲沙盤的旁邊,“這裡是課堂,朕不是君主,只是你們的一位教官,在這裡,無論你有什麼想法,都可以大膽的講出來。大家可以暢所欲言,不用擔心考慮不周什麼的,只有敢於發言的人,才是真正具有解決問題能力的人。”
“紅軍的劣勢在於兵力不足,優勢則在於裝備先進,且軍陣嚴密,相互間可以及時的照應,而紅軍的優劣勢,反過來則是藍軍的優劣勢。”有了李元吉的解釋,終於有人敢低聲的開口說出自己的看法。
在場的只有一小部分人參與過這場戰爭,餘下的大多數都沒有經歷過。
黃建退役的時候,齊軍還沒有南下,所以他自然也就沒有參與過那一戰,而現在知道的,也僅僅不過是透過沙盤上展現出來的情況而已。
黃建的開口,非但沒有得到諸多同學的認可,反而有人在心中不以為然。
這麼簡單的問題,誰能看不到?皇上特意挑選這個案例來講解,必然有更深層次的意義,又豈是表面上所看到的那麼簡單?
雖然黃建說的都是事實,可他們總覺得這裡面另有玄機。
“不錯,事實上就是這樣。”李元吉的肯定,讓眾人大吃一驚,紛紛覺得有些不太可能,問題咋就這麼簡單呢?
有人想要反駁,可卻張不開嘴,或許是因為時間太緊的問題,所以李元吉也沒有繼續等下去,繼續說道:“很多時候,問題並沒有你們想象的那麼複雜,任何時候,任何地方,任何戰鬥,你的優勢,就是敵軍的劣勢,而敵軍的劣勢,就是你的優勢,所以,無論在什麼情況下,身為一名指揮官,必須要考慮一個問題,如何才能夠揚長避短,以自己的優勢去觸碰敵軍的劣勢。”
“情緒?身為指揮官,你可以去做任何的事情,但無論做什麼事情,都不能帶著情緒去做。”
“這世上沒有絕對的優勢,也沒有絕對的劣勢,若朕為藍軍指揮官,豐州是肯定保不住的,夏州也未必能保住,但長安一定保的住,甚至可以將傷亡人數控制在萬人以內,甚至更少的傷亡去打敗紅軍。”李元吉毫不客氣的講著。
‘嗡……’
李元吉這番話瞬間在眾人腦中炸開,最為震驚的便是李靖。
論戰略,李靖的能力不比任何人差,可關於這個問題,他想了幾年的時間,可這幾年的時間,還是沒能讓他想明白這些問題,更沒有想明白該如何扭轉局勢。
“陛下……”不管學員們是什麼反應,反正李靖是忍不住了,雖然夏州之戰跟他沒太大的關係,但是之前的豐州之戰,卻是在他手中敗的,如果豐州不敗,夏州之戰也就不會發生,更不會失敗。
而一直困擾著自己的這塊心病,李靖恨不能立即解開。
李元吉擺了擺手,自然知道李靖想問的問題:“這個問題下來以後再說,朕先給諸位佈置一堂作業,你們每一個人都是藍軍的指揮官,有權調動一切藍軍力量,而紅軍的戰略推進部署不變,從紅軍離開齊國開始,用你們認為一切可行的辦法來對紅軍進行一場阻擊。有些細節不清楚的,下來之後可以去詢問,可以去探討,可以獨自一人來完成,也可以多人協同來完成,但人數最多不超過五個。”
李元吉沒當過老師,也不知道佈置課堂作業的爽感,直到現在才真正的體驗了一把。
還真別說,這種感覺還真是爽的讓人跟那啥啥啥似的,特別是瞅著一眾人愁眉苦展的樣子,心裡那股子得意勁兒就更別提了。
當然,李元吉也沒指望這幫人可以給出一個真正完美的答案。
這麼做的目的不在於答案,而是要讓他們開拓腦洞,在現有的情況下,盡一切可能的去想出各種各樣的辦法。
戰場上就是這樣,比誰更牛掰,倒不如說是雙方指揮官再比誰的腦洞更大,那些讓人防不勝防的招數更多,至於士兵,其實都一個樣,優秀與否,全看各自的經驗以及訓練,至少,唐軍的將士們,在單兵能力方面是不弱於任何勢力的。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