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六六章 吸金巨獸(第2/2頁)
章節報錯
“陛下有所不知,受糧價回落影響,所以咱們的成本也下降了不少,既然成本下降,出廠價格和零售價格自然也就要下降,畢竟咱們是朝廷,不可能跟那些商人一樣為了賺錢就可以什麼都不管不顧。現在的一斗啤酒到了市面上也就一百錢,咱們的利潤更是有五十錢之多。”說到這裡,皇甫無逸停了下來,悄悄的打探了下四周,確保安全之後,這才笑著貼上來低聲說道:“昨日臣去查賬了,已經賣出去的啤酒,去除成本什麼的,咱們一共賺了兩萬多貫,除此之外,單單只是訂金就收了差不多兩萬貫,如果按照現在這個產量的話,就是現在的訂單數量,到了明年咱們都做不完。”
這下李元吉算是徹底的明白了這貨為啥那麼大方的就批了,感情這次擴張根本不用朝廷出錢,就算是投入一千貫,朝廷還能從分紅中拿走一千貫。
至於那兩萬貫的訂金,這個只是訂金,交易還沒有完成,所以這兩萬貫是不能徵稅的。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可即便如此,按照三十稅一的規矩,單單只是兩萬多貫,朝廷就能徵收六百多貫,加上之後客商販賣的稅收之類的,這一次只是徵稅就能有個差不多一千五百貫左右,對於一個朝廷來說,一千五百貫的稅收並不多。
但你要考慮到,朝廷還有一成的股份,算下來又是兩千多貫,一來一回,三千貫到手,三千貫能幹啥?能滿足十個縣的全年正常開支,能滿足整個中央朝廷半個月的開支。
而這,僅僅不過只是一個啤酒作坊帶來的效果。
“難怪朕看你走路都帶飄的……”李元吉忍不住的打趣了句,他想到了,但卻沒想到啤酒會這麼火,僅靠一個作坊,以及土地的投入,涇陽縣就能在月收入上面超過三原。
而這不過只是作坊上的賬面資料,實際上的情況是,涇陽已經在全面超越三原縣了。
因為糧食的收購,是緊著涇陽縣優先的,而工人的招募,也是涇陽縣優先,賣了糧食,有了工作,自然就有錢去消費,就算有人跑到長安來消費,但必定會有一半的人選擇留下來。
於是,半死不活的涇陽縣,又活了過來。
一個企業救了一座縣城,放在後世的時候,李元吉倒是經常聽人說起這種事情,只是不敢相信而已,但是現在,他是真的相信了。
“那是當然,不是臣跟您吹牛掰,這啤酒啊,臣也買了些回去,就連臣的夫人小妾也都很喜歡喝,所以,臣覺得這玩意兒倒是比白酒的前途還要好。
而且,昨日臣也跟羅塵聊了會兒,他正捉摸著四下擴張呢,在洛州建一座作坊,負責中原以及以東地區的銷售,在揚州建一座作坊,負責江南地區的銷售,長安這邊則是擴大,負責整個關中以及西域諸國的銷售,另外就是要帶一批酒到鎮州試試水,如果效果還不錯,就考慮在鎮州也建一座,畢竟那邊糧價更便宜,成本也更低。
臣也初步算了下,如果真的搞成的話,這一年的收入那可就多了去了,多的不說,一年朝廷單是分紅拿個幾萬貫根本不在話下。”皇甫無逸越說越是來勁兒,似乎這錢就是他自己的一樣。
當然,這的確是好事一件,但問題在於,這屬於壟斷性經營,雖然現在沒什麼反壟斷法,但也表明了這是獨一份的買賣,你能依靠著啤酒作坊養活一座縣城,你能靠著建分坊養活四個地區,但你卻不能養活整個大唐所有的縣城,雖然賣酒也能給他們帶來一定的收入。
“不能墨守成規,更不能抱著現在的這點成就止步不前。啤酒作坊這門生意也就這麼一個,賺錢那是因為沒有競爭,但是品質和安全必須要注意,決不能出現任何問題,不然對於朝廷而言,那可就不是錢的問題了。另外多想想其他的辦法,就像是搞魚乾那樣,儘可能的多搞一些產業群出來,從而帶動更多的地區。”李元吉下意識的吩咐著,雖然這事不歸皇甫無逸管,而是發展省的職責。
“陛下,發展省那邊最近可是正忙著呢,而且,上一次私下通氣會的時候,馬周可是語出驚人,險些將這些大臣們給嚇個半死。”李元吉屬於無心之舉,皇甫無逸可不敢隨意接話,誰的職責就是誰的,跟自己無關的,絕對不能插手。
“哦?”倒是沒注意皇甫無逸的精明,李元吉被馬周所說的話倒是產生了一絲興趣,想要聽一聽,這貨到底說了啥?竟然能差點將大臣們給嚇死。
“馬周說發展省正在研究取消宵禁對大唐的利與弊,不過卻被房相給懟了回去,說馬周不好好研究如何制定政策佈局發展,反倒研究這些根本不可能的事情……”
取消宵禁麼?
李元吉微微抬起了頭,或許,對於馬周的這個想法,自己心中已經有了答案!
喜歡唐朝最佳閒王請大家收藏:()唐朝最佳閒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