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五五章 甕中捉鱉(第1/2頁)
章節報錯
夜間的時候只有一小部分人發現了一些異常,但也沒膽子去過問。
但是當天亮了以後,有些事情卻是掩蓋不下了。
三原縣的城門始終沒有開啟,把守城門的衙役,也突然間變成了衙役與禁軍聯合把守。
而昨日還在低價販賣商品的商隊,昨天夜裡竟被抓了起來。
直到這個時候,所有人也都明白了過來,感情昨天張行成跟敬播是在演戲呢,只是這演戲的代價可一點也不小,畢竟敬播臉上的那道痕跡可是真的。
雖然不知道那幫人是不是都在城內,但可以肯定的是,一定有人還在城內。
天剛一亮,在禁軍與衙役的聯合之下,一張佈告迅速的貼滿整座縣城,要求所有人必須攜帶身份證明前往縣衙進行驗明身份。
這其中也包括了往來的商隊,另一邊,屬於三原縣管轄,家又不在三原縣城,滯留在三原縣的百姓,則在統計過後,通知各鄉耆老以及里正前來領人。
這麼大的陣仗,肯定會引起百姓的不滿,可轉眼一想,刑部尚書親自帶著大量禁軍前來查案,那能是小案子嗎?
無非也就是耽誤一些時間,正所謂身正不怕影子斜,心中沒鬼的百姓,頂多也就是嘟囔兩句,沒人敢傻乎乎的站出來宣示自己的不滿。
“情況怎麼樣了?”搞這麼大陣仗,張行成心中也有些擔憂,但案情至此,他也沒有辦法,若不用重典,那幫人很有可能會逃之昇天,到時候再想抓住他們,可就沒那麼容易了。
“已經驗明近千人的身份了,那些人都被按照要求安置在一處,由禁軍和衙役負責看護,其他地方的下官也已派人去通知耆老里正,命其攜帶其身份證明前來領人。另外禁軍和衙役正在城中清掃,不過按照目前的進展,一日的時間怕是有些不夠。”敬播搖了搖頭。
三原不大,但也不小,作為前任打造出來的樞紐縣城,這裡的流動人口有很多,也有很多來這裡做零工的三原百姓,所以要想查起來,難度還是有不少的。
“開倉放糧,另外找些綿被什麼的……”
“諾!”敬播點了點頭,暗中嘆了口氣,這是要打持久戰了。
把百姓聚集在一起不讓其離開,總不能不給人飯吃,所以官府得負責他們被扣留期間的口糧,因為都是良民,且以查明正身,所以還不能虐待。
若是一日做不完,還要考慮他們夜間如何度過。
現在不是夏天,夜晚的溫度還是比較低的,若不準備的充足一些,是會出問題的。
但不管問題會不會出現,經過這件事情,官府的聲望必然會受到一定的打擊,雖然不足以致命,但總是會在百姓心中留下一道隔閡。
張行成為了破案,可以不管這些,甚至寧可錯殺一千也絕不放過一個。
那是因為這件案子是在太大了,已經得知內情的敬播,根本不會再有什麼怨言,若是將案子交給自己,怕是自己會做的更絕一些。
“尚書,案情固然重要,但百姓也不可忽視,此次雖然百姓不敢妄談怨言,但心中終歸是會買下一些禍根的,下官覺得,不妨承諾給百姓,此事過後,每人發放一斗糧食作為補貼,至於商隊那邊,這個下官雖有想法,但卻不能越權……”想了許久,敬播還是決定提個建議。
三原是自己的三原,當過幾年監事的敬播,很清楚監事做事的套路。
如果自己不矜矜業業,頻繁前往民間走訪調查,瞭解民意的話,說不定哪天一道聖旨就來了。
對於那些不瞭解情況的人或許會覺得委屈,但敬播卻絕不再這幫人的行列裡,光是在敬播手中倒黴的縣令官員什麼的,就有十多個,且各個證據確鑿,蒐集了不下百位百姓的心聲。
雖然在查證過後,有些不至於被貶官,但一個訓誡還是肯定要來的,而且也會影響之後的仕途。
上面在意的是實踐,是實際情況,而不是賬面資料。
這事雖說是朝廷主辦的,自己不過只是服從,但保不準底下百姓會因此有所怨言,誰又能保證,恰好不會被監事聽到呢?
要知道這兩年的監事人數可是越來越多,光是遊走在關中大地的監事就有不下百位,就算粗心大意一點,平均每兩個月也會有一個監事暗中走訪一趟。
“這事……”張行成有些糾結,但理由很合理,可卻不在自己的職權範圍之內,“你向朝廷遞交一封奏疏吧,老夫也會派人去說的,對外的話,就說盡力給他們爭取一些補償吧。”
“諾!”敬播點了點頭,此事的確並非小事。
官倉放糧,沒有朝廷的允許是不可能的,自己一個縣令的確沒有權力這麼做,張行成雖然級別夠,但他畢竟是刑部尚書,而不是民部尚書,所以這事還是要上報朝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