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自然是皇家商業集團出面投資。

涇陽縣的前老大就在這裡坐著呢,可以說,涇陽縣的財政,比他們這位前老大的臉還要白,一窮二白。

確定了方向,接下來的問題就簡單了。

劉善被派去涇陽與新任涇陽縣令上官儀進行溝通建立啤酒作坊的事情,這其中涉及到很多的問題,並不僅僅只是買一塊地的問題。

酒花和原材料等需要引進種植,這需要官府去協調百姓,必須要確定涇陽縣那邊也同意了,他們才好進行下一步。

不過馬周是有些等不及了,親自前往戶部,戶部主管錢糧二事,引進外來物種這種大事,自然得戶部點頭同意才行。

然而讓馬周鬱悶的是,引進啤酒花藤和大麥的事情,戶部已經著手在辦了,估摸著年後就能搞定。

當然,僅僅只是一個專案,並不能引起馬周如此的重視。

考量一個專案的成功與否,不能只從表面上來判斷。

又從戶部借走了一些算術人才,按照當下的市價,當下的稅務制度,計算出了作坊產量達多少,涇陽與朝廷可獲取多少稅收的資料包告。

專業的事,自然由專業的人來做,馬周還不至於閒的無聊給自己找事幹。

……

涇陽縣。

今日的涇陽,與昔日的涇陽沒有任何的差別,還是一模一樣,朝氣中帶著濃濃的死氣,往來的商隊,鮮有入城歇腳的。

老縣令去了朝廷,新縣令年輕的可怕。

對於越級提拔的上官儀來說,這是一份責任,也是一份挑戰,更是一份信任。

不管是同期也好,其他時候的也好,科舉後第三年就擔任縣令的,雖然只是代縣令,並不是正式的縣令。

但是上官儀在官場上的晉升速度,也是千古無人後無來者的。

痛苦的上官儀,放下了手中那份前任縣令寫下的長篇鉅作,那是他特意用了幾日的時間,為自己留下的寶貴資料與經驗。

單從這份資料上來看,雖然沒有見過自己的前任,但也能清晰的判斷出,他是個忠心耿耿,恪盡職守的好縣令。

可這樣一個好縣令,並不代表就能帶好一個地方,當然,這不是貶低閔賢,而是涇陽這個地方實在太尷尬了。

揉了揉太陽穴,上任以三月時間,可如今的涇陽,沒有任何的改變,上官儀所推行的政令,僅僅只是延續前任縣令的政令。

他也想過要改變,但卻發現自己的經驗,並不適合用在這裡。

涇陽的機遇在哪裡?

上官儀實在想不到。

水泥作坊很不錯,產能很高,利潤也很高。

但整個大唐的水泥作坊,全部是朝廷直管的,直管意味著什麼?意味著稅收直接上繳朝廷,不再上繳地方。

上官儀也覺得有些不妥,對地方官府有些不公平,可整個大唐都一個鳥樣,自己嚷嚷著又有什麼用?

而且他也很清楚,讓自己來當這個縣令,並不是來找朝廷麻煩的,而是來解決這裡問題的。

再次看了眼那份閔賢留下的資料與經驗,上官儀無奈的苦笑著搖頭道:“好縣令是好縣令,可您這也太好了點,後生身邊實在是無人可用吶……”

閔賢將衙門每一個人的特點都寫的很清楚,但怎麼用卻沒有說明,上官儀有上官儀自己的想法,閔賢沒想過要干涉他。

但如此一來,就出現了一個比較尷尬的局面,那就是上官儀身邊沒有師爺。

對於一個當了幾年監事的人,整個關中中原地區到處亂跑,而且還年輕的嚇人,你指望他上哪整來一個師爺?

倒是想提拔一個上來,但這些人都不太合適。

“老七,我吩咐你辦的那事怎麼樣了?”愁眉苦展的,也沒有任何辦法,上官儀將目光看向了老七。

老七是他的外號,大名蕭山,本就是涇陽縣的衙役,為人精明機靈,很能幹。

明面上沒有動作,但不代表暗中也沒有動作,上官儀讓蕭山派人帶著自己的書信,到長安去找那些有些交往的客商,看能否尋求一些幫助。

然而,老七卻是搖了搖頭:“他們要麼就說自己能力有限,要麼就是暫時無意,但來年若是有想法,會優先考慮咱們……”

喜歡唐朝最佳閒王請大家收藏:()唐朝最佳閒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