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一六章 開疆擴土?(第2/2頁)
章節報錯
如此強大的大唐,沒有理由守而不攻。
“屯田,練兵,短短數年之間,這裡便可為大唐遠征將士提供物資補給,甚至是直接提供軍事支援,而這麼一座世外桃源,四面環海,只要大唐完全控制了這裡,裡面的訊息,外面無人可知,這是一處天然的藏兵之地!”王玄策難掩激動的說著。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他沒有想到,李元吉會把這麼艱鉅的任務交給自己,更沒有想到,自己竟然也有馬周那樣的命運。
他沒想過失敗,也從來不會去想,此時此刻,整個腦子裡唯一想著的,就是如何佔領這裡,控制這裡,讓它成為大唐的海外糧倉,為大唐遠征軍提供更多的支援,甚至必要的情況下,可以以一己之力幹掉一個敵人。
“不錯!”對於王玄策的反應,李元吉很滿意。
雖然還不是太成熟,但僅憑自己說的那麼點資訊,就能看出濟州島的戰略地位,這也絕不是一般人可以做到的。
“這裡,朕要藏兵十萬!”李元吉意氣風發的說著,帝王之氣毫無遮掩,“島上幾乎無人,朕給你五千兵力,兩千工匠,兩年的時間,要在這裡建出一座足以讓十萬人居住的營房,最大限度的開墾出耕田。”
“臣領命!”王玄策退後一步,身體微微顫抖著拱手道。
雖然不用怎麼打仗,但這與開疆擴土沒什麼區別,王玄策還沒想過這種好事會落到自己頭上。
但心中有的卻並不是驚喜,而是必須要完成任務,陛下給了兩年,自己卻不能給兩年,最長不能超過一年半。
在海外駐軍藏兵,還是這種海島。
安排什麼的自然不能跟國內相同,大軍攻打個吐蕃,都還要在邊境適應訓練幾年的時間。
王玄策雖然沒有出過海,但也聽說過出海的感覺並不好受。
大多數人剛一上傳,就會產生劇烈的眩暈感,時間久了,更是會吐到懷疑人生。
所以,要想前往那座海島,首要任務便是訓練這五千兵士不暈船。
如果一個個的大吐特吐,到了以後對面不說多,就是來個一千土著,都能將他們屠戮個一乾二淨。
屯兵海島?
為何不是建立基地,等到有戰事的時候在調兵過去?
王玄策很清楚其中的緣由,屯兵,要的是來之即戰,戰之既勝的軍隊,而不是那種來了還需要適應,等適應完了,要麼就是敗了,要麼就是……沒有了。
“去吧,船在東海,已經造的差不多了,五千兵士也在那裡,等你們開闢以後,朕會派工匠過去。”李元吉揮了揮手。
“諾!”
看著王玄策逐漸遠去的身影,李元吉卻一直在思索著一個問題。
大唐的戰事是不是太頻繁了?以現在的經濟水平,配合著軍事改革制度,根本就支撐不起接連的戰爭。
進攻吐蕃,雖然有幾年的準備期,但具體怎樣,自己心中也沒數。
畢竟那是高原,不是平常的陸地。
湊了這麼久,高原戰馬都還沒湊齊,更不要說其他的。
但是很快,李元吉便搖了搖頭。
東進只是戰略準備期,並不是真正的開戰,自己所做的,只是給大唐準備一支可以泛海遠攻的海軍陸戰隊,正所謂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
高句麗,百濟,大和,這三個國家,其實在自己心裡早已被劃歸大唐的領土。
若是能讓國內百姓生活的幸福快樂,國家版圖也能得到擴充,反正李元吉是挺想的。
不管子孫後代能夠守下多少年,起碼有一點,將來子孫後代們可以說,自古以來某某地方便是我國的固有領土。
然而想象是美好的,李元吉發現要想做到這些,其實還是挺難的。
雖然周邊的敵人並不強大,大唐甚至不需要舉國之力,就能做到這些。
但是其他各方面的限制還是很嚴重的,特別是交通方面,和資訊的傳遞方面。
歷史告訴人們,時間久了不聯絡,就算是最忠心的忠臣,也會有些其他想法的。
‘我就特麼想做個閒王啊?怎麼越搞越閒不下來呢?’李元吉忍不住的在心中埋怨著,現在不是他推動著事情前進,而是一件接著一件的事情推動著他前進。
喜歡唐朝最佳閒王請大家收藏:()唐朝最佳閒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