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想活著,拼了命的為自己賺取活命的資本,但也有人想死,拼了命的將自己往死路上去帶,越走越遠。

在李元吉的默許下,房玄齡逐個的找上了世家的大門。

親自勸說一番,讓他們勉強接受了新的提議。

這番提議固然是切斷了世家的翅膀,但同時也是另一個時代的開始,這一次的提議,無異於提前先給他們分了一塊蛋糕。

世家盤根交錯,除了隴西李氏這一脈以外,其他的世家皆是李元吉要對付的目標。

別問為什麼,當了皇帝以後的李元吉,自然而然的接手了隴西李氏的族長之位,有這個皇帝在,也沒人敢去當這個族長。

所以,無論皇室有什麼決定,隴西李氏永遠都是第一個站出來支援的。

而皇家商業集團,其實就是以隴西李氏的產業為核心而擴大的,其中的收入,五成歸皇室,五成俺規則分配。

“可真是朕的好宗親吶!”頗有些感慨,李元吉抬頭望著天,連綿的細雨再一次開始飄落。

陰沉的天氣,就像是此刻的心情,沉悶,壓抑。

“孝恭,你親自前去,朕可將未來工程的兩成交給他們。”微微眯著眼睛,這是自己最後的底線了。

“諾!”李孝恭點了點頭,沉悶的應了聲。

也不知道趙郡李氏到底犯了什麼糊塗,在其他世家都答應的時候,他們卻反倒是打起了太極。

或許是認定了李元吉不可能會拿他們怎樣,動了趙郡李氏,相當於欺師滅祖,李元吉背不起這個罪名。

李元吉的底線已經在這裡了,這位剛剛即位不足一年的皇帝,心中宏偉的戰略,早已是宣揚的人盡皆知,未來工程?

如果是一年以前,沒人會知道這四個字代表著什麼?

但是現在,答案已經不言而喻了。

除了隴西李氏以外,未來工程這個專案,是其他幾大世家爭搶最激烈的專案,但卻無人能參與進來,這是李元吉的核心所在,也是利益最為豐厚的地方。

肯將趙郡李氏給拉進來,並不是因為他們現在的態度。

而是因為兩者同出一門。

隴西李氏與趙郡李氏最早可以追溯到戰國時期,趙郡李氏的始祖為秦太傅李璣二子李牧,也就是歷史上大名鼎鼎的那個趙國名將李牧。

而隴西李氏的始祖為隴西郡守李崇,父為李曇,李曇生四子,崇,辮,昭,璣。

即隴西李氏的始祖李崇,是趙郡李氏始祖李牧的大伯。

世家為什麼被稱為世家?可以最簡單的去理解,就是一代代傳下來的底蘊。

底蘊這個東西,看不著也摸不著,但卻確確實實的存在著。

趙郡李氏曾出過不少的名人,開山老祖李牧就不說了,早已是人盡皆知,其他更是有數十位歷史上的名聲並不響亮,但卻真正手握實權的刺史,太守等封疆大吏,而最近的,也是最有名的,便屬李密。

隴西李氏這邊也毫不遜色,秦國著名將領李信,西漢著名將領,家喻戶曉的飛將軍李廣,西涼王李蒿等,到了最近的李淵建唐。

數百年下來,誰家若能出這麼多個大人物,那也一定可以成為世家。

而五姓七望,哪一個不是有著如此光輝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