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八六章 坑的就是你(第1/2頁)
章節報錯
“這個好像有些搞頭,不過臣有個建議,官府的可以與民間的一起開辦,可以在民間的報紙上多寫一些關於齊國的事情,讓往來客商可以更加透徹的瞭解齊國,傳揚齊國的名聲。”馬周也是臨時有了這個想法,所以也就試著說出來,能不能成暫且不說,試一試又不會懷孕……
“不錯,你這個想法很有建設性意義,這件事情就交給你了,由你全權去負責!”李元吉不禁多看了馬週一眼,孺子可教啊,這麼快就學會變通了?看來本王的調.教還是很有效果的嘛。
馬周笑呵呵的應允了下來,這事對於自己來說也並不難,反正現在也僅有鎮北一座城,需要自己忙的事情也不多,正好可以閒下來多搞搞別的事情,趁機提高一下自己。
接下來,馬周又親自體驗了一遍活字印刷術的方便。
在劉達的指導下,馬周親自進行了一整頁的排版,速度比不上劉達那種老手,但效果卻並不差,一刻鐘多一些的時間,馬周便排好了整整一版,然後又在印刷工的指導下,親自塗抹墨汁,印刷了幾頁。
字跡清晰公正,跟之前自己看到的那些一模一樣,而且馬周還注意到一個特點,每一套模板都會多配一些經常使用的字,這樣可以增加印刷的效率,不必去過多的等待。
親自體驗了排版,裁紙,印刷,然後就是最後的工序,裝訂。
跟常規的裝訂手法不同,這裡的裝訂佔據了大量的人手,裁紙的府兵工作一會兒也會跑來裝訂,就是兩人分頁,將印刷好的內容歸整在一起,一人手持一排尖銳鐵針的物件,對齊之後直接壓下去,然後後面會有兩人直接將針線從這些孔中穿過,幾息間的功夫,一本書便裝訂完成,效率高的讓人有些發懵。
一個十人規模的工坊,竟然可以一日印刷千本書籍,這樣的效率,就算放眼整個大唐也是無人可比,李元吉提出的免費發放書籍,在這樣的效率之下,其實也不過就是工匠們幾天的忙碌而已,根本算不上什麼。
至於成本,根據李元吉給出的資料,馬周仔細的掰著手指頭算了下,印的越多越便宜,以一千本為例,平均一本的費用不足一百錢,其中大部分是紙張的費用。
……
烈日炎炎,空氣中帶著一股濃濃的灼熱感,暴露在陽光之下的人,面板很快就會被曬的通紅,在這樣的鬼天氣下,便是出門,也都讓人心生畏懼。
黃河古道上,一艘艘船隻緩慢的前行著,縴夫在岸邊賣力的打著號子,光著膀子,腳下甚至捨不得穿上一雙鞋子,就這麼在泥土,或是砂石的路面上賣力的拉著繩子。
幾個月來接連不斷的運輸,五十萬石糧食終於在上一次全部運抵齊國,這也讓世家們暗暗的鬆了口氣。
隨著關中、中原等地的旱情加劇,朝廷已經不止一次找到他們要求平價放糧,各大世家迫不得已只能一點點的放,可是依舊無法滿足數百萬人口的飢餓。
運往齊國的糧食運完了,接下來也該是世家們發財的大好時機,可事情總是這麼的不如人願。
站在船上的屋簷下,烈日曬不到這裡,熱浪卻可以輕易的將這裡席捲,鄭善奇又一次踏上了北上之路,不過這次卻並非與其他幾個世家一起前來。
世家也並不是齊心的,只有威脅到他們的共同利益的時候,才會齊心協力。
“那裡在建什麼?”距離齊國越來越近,甚至已經可以依稀看到忙碌的人群,碼頭旁邊不遠的地方,出現了一做工地,鄭善奇指著那裡不解的問道。
“三老爺,那裡是新碼頭,用混凝土修建的,說是建好以後多大的船都可以停進去,而且也不用像現在這樣擔心船會被沖走。”一直負責運輸的管家鄭六笑呵呵的介紹道。
現在的碼頭只是臨時碼頭,黃河水大的時候,就必須要在岸上進行加固,纜繩根本不可能托住這麼大的船,費時費力還費人,之前就有過一次船險些被沖走的險境。
帶著濃濃的好奇,船漸漸的停靠在了碼頭上,早已在此等候多時的勞力,瞬間湧了上來。
現在的碼頭停不了太長的時間,所以就需要儘快的將貨物卸下,以減輕船的重量,減輕對岸樁的牽扯力,最大限度的防治船被沖走。
之前運的是糧,李元吉特意找來了丁男義務勞動,工錢就是給他們發的糧食,跟工地上做工是一樣的。
但之前糧已經運完了,再來船的話,那可就不是義務勞動了。
“這是怎麼回事?”看著瞬間擁擠上來的人群,不是掙著卸貨,而是直接開價每人五錢一船,鄭善奇滿臉陰霾的喝問著。
“三老爺,還不是齊王搞的麼?說是糧食已經運完了,咱們的貨他們沒義務幫忙搬運,要麼自己帶人來搬,要麼就從碼頭上僱人來搬,價格是透明的,一組三十人,每人五錢,卸一船貨要花一百五十錢。”鄭六同樣有些鬱悶的說著。
別人幹活,主家出錢,天經地義,到哪都能說得過去的道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但早已享受慣了免費卸貨的鄭家,卻覺得花錢僱人卸貨這事有些難以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