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天子門生也來應考這件事情,在長安城中倒是引起了一番熱烈的爭論。

不少考生紛紛認為這樣不公平,不合理。

都是天子門生了,這將來還缺出路嗎?他們就是不透過科舉,也依舊可以進入仕途,而且仕途也要比他們這些人更為廣闊。

現在讓天子門生也來跟他們同場考試,這不是擺明了欺負人呢嗎?

但對於這件事情他們也就只敢在嘴上發發牢騷,真正的提出抗議,他們還沒這個膽子。

只能在心中默默的祈禱著,希望那些天子門生們報考的科目跟自己不一樣,不然的話,錄取的可能性又將減小不少。

一些想要去了解一下天子門生相關事情的考生,最終也只能以失敗而告終。

那幫人鮮有外出的時候,一個個的簡直比書呆子還要書呆子,雖然待在院子裡也未必就是在看書。

……

科舉考試曾經佔據了長安一段時間的風評,但緊接著,長安的輿論卻被另一件事給瞬間佔領,毫無疑問的壓過了科舉考試。

李元吉的登基儀式就定在五月初五,還有不足十天的時間。

整個宮裡宮外忙坐一團,還有科舉考試要進行,就連長安城內的治安,也相較以前更嚴厲了些。

忙碌,並不一定是好事,也不全是壞事。

比如現在的李元吉,心裡面就很高興。

“逐一批示,穩定為主,過些時日孤會派人送些魚乾過去,各州要做好排程。”臉上笑意始終不見,沒有什麼訊息能比各地紛紛遞來投名狀更能讓人高興的。

原本還覺得會有些麻煩,至少李世民心腹控制的那些區域,自己不會那麼輕易的收回來。

倒是自己想的太多了。

低下的那群人,要遠比自己看的更清楚,更透徹。

李世民死了,其餘的皇子皆不成氣候,李淵無心戀權,整個大唐也唯有李元吉一人可以扛起大旗。

或許一二十年後會有新的皇子站起來,可那個時候,又能代表什麼?

就是一個普通人放在這個位置經營一二十年的時間,其他人也很難插手進來。

不投降,難道還等死不成?

兵不血刃的解決了國內的問題,李元吉眼下最關心的便是接下來的旱災問題。

……

五月初一已經到來,長安城內共設定了十座考場,根據各個科目的不同,分別設在不同的區域。

簡單搭造的茅草棚子,四人一間,每張桌子相隔三步遠的距離。

外面是考官與巡邏士兵來回不斷的奔走著,除此之外,也有固定的軍士站崗值備。

過道中間,一個大大的牌匾,上面寫著肅靜兩個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