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兵士在追查逃走那人的蹤跡,一小部分則在調查被殺死刺客的身份。

刺殺皇帝,死了難道就完事了嗎?

按照規矩,是要查出他們的身份,然後誅九族的,一個也別想逃掉。

李世民滿臉鐵青的回到了東宮,身邊護衛更是裡三層外三層,提前戒嚴了所有的通道,任何人不準出現,哪怕只是露個腦袋出來瞧上一眼,也絕對會被他們直接砍掉。

不過李世民卻無心顧及其他,這件事情就像是一個籠罩在他頭頂的陰霾一般,揮之不散。

而李世民也已經怒不可遏,下面的人也是越來越胡鬧,雖然他們的目的也是為了自己好,可這樣會打亂自己的部署。

長孫無忌與高士廉相互對望一眼,又詢問了傳喚他們的太監,李世民這次只傳喚了他們二人,並未召見其他大臣。

一股不好的念頭忽然升起,兩人心中打著顫的邁入了大殿。

“你們兩個到底想幹什麼?朕一次又一次替你們解決後事,你們就一次又一次的闖禍,沒完沒了的,你們到底想幹什麼?不如朕把這個皇位讓給你們二人可好?”書房內,李世民轉過身來,看著低頭的那兩人,心中的答案已經可以確定了,怒意騰然而起,指著二人痛斥道。

李世民從未用這種口氣訓斥過任何一個手下,更別提面前的這兩位還是他所仰仗的外戚。

但是兩人一而再,再而三的舉動,讓李世民覺得很憤怒。

是,他們的確是為了自己這個皇帝著想,可問題難道僅僅就這麼簡單嗎?

自己是個皇帝,眼下最重要的事情是穩定朝局,避免國家內亂,要知道,大唐可不僅僅只有一個死去的李建成和一個表面上無心爭權的李元吉,在外面還有更多的親王,那些都是與自己同父異母的親王,不服自己者比比皆是,若朝堂長時間無法穩定下來,外面的那些龍子龍孫們又會怎麼想?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這只是其一,但卻並非李世民不能忍受的。

最不能讓他忍受的,是他們在這件事情上的做法,之前的高履行之死,現在的自己被刺殺,源頭均直接指向齊王,但事實證明這一切都與齊王無關,長孫無忌與高士廉兩人聯手做下了這一切,目的則是逼著自己去做出殺掉齊王的命令。

今日可以逼著自己殺齊王,明日會不會逼著自己殺他們的政敵?後日朝堂會不會成為他們兩個的一言堂?

李世民可以接受言語上的逼迫,動之以情,曉之以理,這都可以,但卻絕不能接受這種形式的逼迫,就像普通縣衙斷案一般,將證據擺在自己面前,只需看著證據簽字同意處死。

“臣知罪,臣願受處罰!”看著李世民這幅表現,長孫無忌又如何看不出結果?

李世民已經猜出了這件事情的幕後就是他們兩個,否則也不會單獨召他們兩個進宮,但刺殺皇帝,這個罪名齊王不背的話,就得他們兩個來背。

在做出這個決定的時候,長孫無忌就已經想到了這種結果,但他卻覺得這根本不可能,李世民不會錯過這麼一個合理殺掉齊王的機會。

至於高士廉,他現在是什麼顧慮也都沒有,家產沒了,當下也只能依靠長孫無忌和長孫皇后的接濟勉強度日,嫡子高履行也沒了,不搞死齊王,高士廉是絕對不會罷休的,但凡只要有任何,哪怕一丁點的機會,他也不會錯過,哪怕會引火上身。

“知罪!知罪!你知道個屁!你若是真知道了,也就不會這麼做了。”李世民指著長孫無忌,氣的說不出話來。

又是一個兩難的抉擇,要麼這鍋讓李元吉背了,但肯定要殺掉李元吉,而李世民已經決定暫時不殺,但這個鍋也決不能讓長孫無忌和高士廉背,這樣後果更可怕,連你的心腹,你的外戚都要刺殺你,你這個帝位來的得有多麼的不正啊?

“朕知道你們與齊王有什麼過節,朕與齊王又何嘗沒有過節?但大唐現在需要齊王,朕告訴你們兩個,齊王不能死,至少現在不能死。這次的事就算了,若再敢讓朕發現,便將你二人貶到嶺南去做縣尉。”

喜歡唐朝最佳閒王請大家收藏:()唐朝最佳閒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