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如吳語想的那樣,山谷的麥子已經收穫了。

等製成麵粉已經是半月後了,吳語終於又能吃到香噴噴的肉包子了。

剛好七月初是吳霄的生日,吳語就打算用這新鮮出爐的的麵粉給他做個大蛋糕。

就在給吳霄過完生日的後一天,吳昊又急匆匆地來到了吳語的面前,“小語,你認識這個嗎?跟麥子很像!”

“天!水稻!爹爹,你在哪找到的?”看著吳昊手中的東西,吳語激動地問道。

“這是我在沼澤地附近找到的,原先我還以為是麥子,走近一看發現不是,不過看它和麥子很像,我就決定帶回來給你瞧瞧。”

“爹爹,你真是太睿智了!以後有什麼特別的東西都可以帶回來給我看看,說不定又是一個寶貝呢!”

“行,我知道了。你先給我說說這水稻,它具體有什麼用。”吳昊有些急切地問道。

“水稻是媲美與麥子的主食,最主要的是加工成米飯搭配著菜一起吃,非常飽腹。

有了它我們對肉類的需求會大大減少,而且稻穀可以儲存很久,不會出現腐壞的情況,這樣我們冬天更加不用擔心食物問題。

除了米飯,還能做成米酒、米線等等其它的好東西。”

一說到水稻的功能,吳語簡直停不下來,畢竟前世吃了二十來年的白米飯。

聽她這麼說,吳昊也對水稻有了初步認識,“既然確定了,那我明天就安排人去收割,還是像小麥那樣收嗎?”

“對,噢不!爹爹你們收割後還得把根拔出來,然後在原地撒滿這個稻穀,或許它還能再長一季呢!”

吳語突然想到水稻一年可幾熟的特性,就是不知道這的氣溫合不合適,沒事,反正就試試,長不了也沒什麼損失。

“這樣也行?”吳昊有些懷疑。

“試試吧,或許可以呢!”

“那行吧!”

於是,大家又開始了一番忙碌。

有人收割,有人晾曬,還有人脫粒,忙得熱火朝天。

而吳語就在想稻穀去殼的辦法,首先回想起以前的農村是用一種簡陋的打米機來去殼的,不過也不適合現在。

接著又想起古代的人把這一步驟叫舂米,將稻穀放在石臼中,然後手握石杵往下搗,直至外殼完全脫落,然後用竹篩子篩去殼就得到白米。

這個方法也的確適合,不過吳語還是嫌它又慢又費勁,但一時也想不到其它的,便先讓吳昊準備了幾套石臼和石杵。

接下來照樣是教大家如何把稻穀變成食物,由於稻穀的主要作用就是米飯,所以吳語也沒打算教其它的,畢竟其它的都只能算作一種調劑品,以後再教吧。

第一步便是教大家如何去殼,看著簡單,但操作起來累死人。

等到出米之後,吳語就指導林依淘米,然後下鍋煮。等煮到八成熟,就用竹笊籬撈起來控水,水乾後就放進甑子裡蒸。

吳語還記得前世的農村就是這麼煮米飯,這樣煮出來的飯又軟又香,是電飯煲完全不能比的,沒想到在這裡也能嘗試一番。

喜歡穿越遠古之森林系統請大家收藏:()穿越遠古之森林系統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