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律阿保機,耶律氏,字阿保機,小字啜裡只,漢名億,遼朝契丹國的建立者,契丹迭剌部霞瀨益石烈鄉耶律彌里人,迭剌部領袖耶律撒剌的之子。初任契丹遙輦氏部落聯盟撻馬狘沙裡,統領親軍征服北方部族,後被選為聯盟夷離堇,升任于越,取代遙輦氏任契丹八部聯盟長。隨後三次平定諸弟之亂,並在鹽池宴會中伏殺七部首領,統一契丹諸部。任用漢人韓延徽等,改革禮俗,建築城郭,製作契丹文字,發展農商,建立契丹國,稱大聖大明天皇帝,年號神冊。

建國後,並行漢制與草原行國體制,並南侵代北及河北州縣,西征諸遊牧部落。東征渤海國,迫降渤海王大諲撰,在渤海國舊地建東丹國,封長子耶律倍為東丹王。不久後,阿保機在回軍途中病死扶余,終年五十五歲,死後諡號昇天皇帝,廟號太祖,墓號祖陵,累諡為大聖大明神烈天皇帝。

耶律阿保機出生時,契丹的貴族階層正在為爭奪聯盟首領之位,而打得不可開交,阿保機的祖父耶律勻德實,在殘酷的政治鬥爭中被殺,父親和叔伯們也逃離本部,藏匿於鄰部突呂不部貴族耶律臺押之家。祖母蕭氏對於這時剛出生的阿保機非常喜愛,但又擔心他被仇人加害,因此常將他藏在別處的帳內,塗抹其面,不讓他見外人。阿保機三個月便能行走,滿百日便能說話,凡事未卜先知,自稱左右好像有神人護衛,即使在童年之時,開言便涉及國家大事。

阿保機,自幼聰敏,才智過人,長大成人後,身體魁梧健壯,胸懷大志,而且武功高強,伯父耶律釋魯任於越,在契丹部落聯盟中掌權,阿保機深得伯父信任,任撻馬狘沙裡扈衛官)。在任內,阿保機組建了侍衛親軍,並憑藉這支精銳武裝,相繼降服小黃室韋,破越兀、兀古、六奚諸部,被國人譽為“阿主沙裡”。釋魯遇事有疑難,便去向他諮問,將振興契丹、光大耶律家族的希望寄託在他的身上。

遙輦氏聯盟後期,可汗家族勢力漸衰,耶律家族掌握了聯盟的實權,痕德堇可汗即位。當時,釋魯因迭剌部權力鬥爭,而被其子耶律滑哥以及蒲古只等人殺害,這使得迭剌部陷入混亂狀態。在這種情況下,立下諸多功業的阿保機被推舉為迭剌部夷離堇首領),專事征伐,大破室韋、於厥及奚帥轄剌哥,進位大迭烈府夷離堇。

雖成為迭刺部實際上的首領,但勢力並不牢固,深受滑哥勢力的威脅,權力鬥爭隨時有再次出現的風險,為避免重蹈釋魯的覆轍,阿保機暫避其鋒,選擇繼續擴大勢力,四處征戰。阿保機率軍進攻河東、代北,獲得大量人口、牲畜,在潢河南岸建龍化州城,將所俘漢人遷居於此。阿保機北攻女真,俘獲三百戶,再次南攻河東、懷遠軍;轉攻薊北,俘獲人口財物而回,憑藉這些戰功,阿保機得以升任于越、總知軍國事,成為部落聯盟的實際操縱者;阿保機率軍討伐黑車子室韋,伏擊唐盧龍節度使劉仁恭所派的援軍於平原,活捉劉仁恭的養子趙霸,並乘勝大破室韋。

阿保機再討黑車子室韋,並收到唐河東節度使、晉王李克用結盟的邀請,率七萬騎兵到雲州東城相會。酒酣耳熱之際,李克用向阿保機借兵打擊劉仁恭與梁王朱溫,阿保機答應,二人交換了衣袍和戰馬,結為兄弟,但此事未得結果。阿保機主動進兵攻打劉仁恭,攻下數州,盡數遷擄其民而回。

契丹三年一輪的選汗,痕德堇可汗去世,據說他在遺命中推選阿保機為汗,阿保機的同族兄弟耶律曷魯等人多次勸進,阿保機顧忌傳統,猶豫不決,且不願公開選舉,曾試探性的讓位於耶律轄底,轄底力量不足與阿保機匹敵,遂擁護他即位,最後在曷魯等人的堅定支援下,才接受請求,當選為契丹大首領,即可汗位。

作為草原遊牧政權最高統治者的可汗,阿保機並不僅僅把目光侷限在草原地區,在俘虜和來投的漢人以及與之結盟的中原割據勢力的影響下,不甘於受部落貴族和可汗世選制度的約束,因而自擔任聯盟可汗之日起,就積極進行建國稱帝的準備。

一方面,他繼續以武力征伐周邊地區和民族,進一步擴大聯盟的統治範圍和軍事實力。繼續征服黑車子室韋、吐谷渾、烏丸、奚、烏古和阻卜等部,積極向遼東和代北、河東、平州、幽州等地用兵;另一方面,加強內部統治機構的建立,調整統治集團內部的關係,削弱契丹貴族中的保守勢力,加強培植個人勢力集團。

後梁建立後,他背棄了與李克用的盟約,向朱溫遣使請求冊封,以鞏固和加強自身的地位,參與劉仁恭、劉守光父子兄弟間的爭權鬥爭,以收漁人之利。

阿保機置羊城於炭山之北,以通市易,在草原地區建立城鎮、寺廟以安置被俘漢人和僧尼,同時廣建碑銘以張大其功德,樹立個人的權威。在契丹貴族內部,為了給自己取代遙輦氏披上合法外衣,他命本家族居於遙輦九可汗族人之後為第十帳,以弟耶律迭慄底,為迭烈府夷離堇,設官統領部眾。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在部眾日增的情況下,他組建了自己的侍衛軍——腹心部,先後以曷魯和蕭敵魯、蕭阿古只總領。為調整家族內部關係,設立了掌管皇族政教的宗正官——惕隱,以皇弟耶律撒剌充任。為加強個人勢力,他提高了在爭權活動中支援他的妻族述律氏的地位,任命妻兄蕭敵魯為北府宰相。

在取得對諸弟鬥爭的勝利後,為防範來自迭剌部的威脅,又任命曷魯總軍國事,並擔任迭刺部的夷離堇,剝奪了耶律氏舊貴族對強大難制的迭剌部的控制權。在比較牢固地控制了軍政大權之後,他便置聯盟傳統的三年改選一次的選汗制度於不顧,連續九年擔任可汗而拒不受代,堅定地向建國稱帝的政治目標邁進。

當契丹社會發展至文明的門檻時,覬覦帝位者並非只有阿保機一人,當他一步步逼近皇帝寶座之際,諸弟以耶律剌葛為首便打起了傳統的旗號,同他展開了激烈的爭奪。按照契丹社會的世選制,當汗位轉入耶律氏家族之後,凡耶律家族的成年男子都有被選舉權,諸弟與諸叔又是最有優先權的人物,可汗權力的擴大,威權的提高,更增加了這一職務對契丹貴族的誘惑力。

要完成劃時代的社會變革,必須衝破世選制的束縛,成為舊制度的掘墓人,諸弟要奪回這一職務,則必須藉助於傳統。於是,從阿保機擔任聯盟可汗的第五年開始,爭奪聯盟領導權的鬥爭便在他與諸弟之間展開,並得到了族叔耶律轄底和堂兄耶律滑哥的支援,這就是著名的三次“諸弟之亂”。

第一次:阿保機弟剌葛、耶律迭剌、耶律寅底石、耶律安端策劃謀反,安端的妻子粘睦姑得知後就報告了阿保機,使他有了準備,諸弟陰謀未能得逞。阿保機和他們登山殺牲對天盟誓,然後赦免了他們,只是貶剌葛為迭剌部夷離堇,封粘睦姑為晉國夫人。在傳統和權力的較量中,雙方各自作出了讓步和妥協,矛盾得到了暫時的緩和。

第二次:不領情的兄弟們又在轄底、滑哥的支援和鼓動下,發動反叛。阿保機征伐阻卜部,讓剌葛領兵攻打平州,剌葛攻陷了平州,領兵阻擋阿保機的歸路,想強迫他參加可汗的改選大會。阿保機沒有硬拼,而是領兵南下,按照傳統習慣趕在他們的前面舉行了燔柴告天的儀式,造成連選連任的既成事實,使諸弟沒有了反叛的根據。諸弟便紛紛派人來向阿保機請罪,阿保機也就不再追究,只下令讓他們悔過自新,但不久諸弟識破了他的陰謀,並認識到傳統的約束已不能令阿保機就範,雙方的對抗終於發展為武裝衝突。

第三次:在第二次平息後不到半年,諸弟先商議好擁立剌葛為新可汗,然後派迭剌和安端假裝去朝見阿保機,想伺機劫持阿保機去參加他們已經準備好的可汗改選大會。除了本部落外,乙室部落的貴族也參加進來,阿保機發覺了他們的陰謀,解決了迭剌和安端,並收編了他們的一千名騎兵,然後親自率領部隊追剿剌葛。

剌葛派的另一支部隊在寅底石的率領下直撲阿保機的行宮,焚燬了輜重、廬帳,還奪走了可汗權力的象徵旗鼓和祖先的神帳。阿保機的妻子述律平看守大帳,領兵拼死抵抗,等到援軍來後又派人追趕,但僅追回旗鼓,阿保機領兵北上追擊剌葛,他先派人分別在前面埋伏堵截,前後夾攻。

這一次,侍衛親軍發揮了重要作用,最終將剌葛打敗,剌葛將奪去的神帳丟在了路上,阿保機沒有立即追擊,而是先休整部隊,因為他知道剌葛的部下不久便會思念家鄉,等到士氣低落無心戀戰時再出兵,就會不戰而勝。阿保機領兵進擊,終於擒獲剌葛,取得了對迭刺部舊貴族爭權鬥爭的完全勝利,為建國稱帝掃清了一大障礙。

阿保機重新任命了迭刺部夷離堇和惕隱等官,判處參與叛亂的三百餘人死刑,對參加奪權活動的諸弟,首犯刺葛和迭剌處以杖刑,寅底石、安端等從者釋罪不問。不過,平叛的代價是慘重的,阿保機也曾在事後感嘆:“民間原有馬上萬匹,現在百姓出門都要步行了。”但迭刺部的守舊勢力已被徹底擊潰,他們再難以阻擋阿保機稱帝建國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