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續前進!”

一輪齊射結束,各分隊隊長從大樹後面探出頭來,要求士兵們繼續向前。

立刻,紀律嚴明的斯多比輕步兵,又再度跑了起來。

“趕緊拉弓上弦,敵人接近速度很快!”

這樣的結果,大出龐培的意料。他不敢遲疑,立刻下令第二次齊射準備。

“齊射!”

看到大多數弓箭手已經拉開了弓,龐培迫不及待下了第二次齊射命令。

又是一輪箭雨過後,斯多比的盾甲輕步兵,又倒下了一千多人。

“弓箭手,自由射擊!投矛手,開始投矛!”

敵軍已經衝得很近,來不及齊射了。龐培只能下令自由射擊了。

這和他預期中的效果,差了何止一點半點!

本來,龐培預期中的標準希臘軍團,中央肯定是重灌步兵。

這套弓箭手為主的陣型,就是為重灌步兵設計的陷進。

那種緩慢的重灌步兵如果排隊走過來,自己的弓箭手完全可以藉著林木的掩護,射得不亦樂乎。

甚至,龐培還有邊射邊後退的後手。

自己的弓箭手負重較小,在叢林裡移動速度要比重灌步兵快。

射一箭退幾十步,利用後退的時間把第二支箭上弦,就能始終保持距離,一直射到敵人死光為止。

反正弓箭手是散陣,比較靈活,不需要刻意保持隊形。

這套打法,一個月來,龐培體會已經很深。

然而很意外,對面的斯多比聯軍,中軍排出的居然是靈活的輕步兵。

而且一上來就發起了衝鋒。

對敵方將領的用兵表示傾佩的同時,龐培立刻重新做了精密的計算。

輕步兵比自己的弓箭手速度快,邊退邊射,只怕是做不到了。

但獲勝的機會依然不小。

一輪齊射三十多萬支箭,足以覆蓋大半正面的敵軍。

就算二十支箭才傷一人,也足以射倒一兩萬人。

受到己方箭雨打擊,敵軍定會遲疑,前進速度下降。

那樣一來,進入自由射擊距離以前,至少可以有五輪齊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