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分糧(第1/3頁)
章節報錯
誰也想不到,不過是兩個月的時間,劉二狗就給他們家裡捎回來了一筆錢,掙一筆錢要給他們,之前的時候在地裡面忙碌了一年,都是要差不多的。
說實話,自古以來種地的農民都是最受剝削的一個團體,不管是任何時代,這一點從來都沒有改變。
除非是當他們手裡面掌握的土地足夠多,有了話語權的時候,那麼這一切才會改變的。
但是這麼一來,種地的農民卻又不是最低的團體了,因為他們已經晉升成為了一箇中層的團體。
李二狗用自己的切身證明,證實了這句話,他之前種地的時候一年到頭省吃儉用,也不過是剛剛夠家裡面開銷而已。
就這,還是什麼也不敢買,什麼也不敢吃的,但是等著劉二狗去城裡面做工了以後,那麼眾人才能才明白,原來做工是真的要比種地掙錢的。
小二狗在城裡面做了10多年了,現在讓他一個月的工錢,都是要比自己之前在家裡面忙了一年,要兩輩都是不止了。
正因為劉二狗能掙錢,所以在家裡邊有二狗說話是很管用的。
他的妻子雖然不相信,真的有官服會發錢的,但是見到劉二狗已經開始在拿袋子了,他也急忙收拾了東西,跟著李二狗朝城裡面趕去。
劉二狗拿著一個扁擔,提著兩個大藍子。
這種籃子,每一筐都是能裝了百十斤的,而劉二狗的妻子,卻是拿著一個扁擔,然後拿了兩個袋子。
他是挑不了很重的東西了,但是百十斤的重量,它還是能夠跳回來的。
兩口子連飯也沒有做,當地就吵著城裡面跑了過去,這種事情還是要早點去的,好的,要知道總有人是會會相信的,而官府上面發下的糧食誰也不知道有多少,這是他們吃的晚了,給他們拿的少了,那才是麻煩事呢。
雖然劉二狗家裡面現在是不缺糧食的,他們家還是希望是省吃儉用一點,都是能夠撐到了明年秋收的。
但是誰也不會說自己家的糧食多,不是人如果能夠多拿了一點,那麼他自然是不會少拿的。
兩人一路朝著鎮上走去,道路上的人漸漸的多了起來。
原來,相信這種事情的人,要比不相信的更多,對於他們來說去鄉里面跑一趟,也不過是多費了半天的時間,多浪費了野種的野菜而已。
可是這件事情是真的,那麼最少都能揹回來幾十斤糧食,這不是能夠讓他們的野菜上面多了一點麵糊糊。
要知道在災荒年間沒說是一斤糧食了,就來一口面水,在飢餓的時候都是要救了一個人的命的。
眾人見到劉二狗,挑著兩個大的孩子都是笑他傻,這籃子一個都是有好幾斤重,他挑著兩個大籃子,難道還能指望官府裡面給他發了兩籃子糧食不成?
開什麼玩笑,官府裡面已經說了,只是發半個月的糧食罷了,半個月能給他們發多少糧食呢?
頂多也就是10多斤而已,他們拿著口袋都是覺得足夠的多了呢,哪知道這傢伙竟然挑著兩個籃子不說,還讓自己的老婆也是拿著扁擔拿了兩個帶子。
眾人的嘲笑,劉二狗如果絲毫都不在意。
他雖然也是覺得自己有點多餘,是不能拿了這麼多東西的,但是一想到自己的戶籍上面,可是寫著老爹老孃都是在世的。
這麼一來,他家裡邊就是4個大人,三個小孩。
如此算算算的話,那麼他們一天,最少都是要10來斤糧食才夠吃的。
而官府那邊說的是給他們半個月的糧食,那麼他們最少都是要拿回來200多斤糧食呢。
他拿著兩個大藍子,又讓媳婦拿著一個袋子,確實在想這事,如果真的關我發了200來斤糧食的話,那麼他們就能夠一次性搬回家的。
只去一個人揹著一個袋子,頂多就是裝了100斤糧食而已,這樣的話他們就要再多跑了一趟了。
在這個節骨眼上,離開家的次數越多那麼越會危險,因為誰也不能確定會不會有人鋌而走險,去別人家裡翻箱倒櫃的。
在飢餓的年代,沒有權利去要求仁義道德。
在飢餓的時候談人性,那是傻子才會做的。
命都活不下去了,又有誰給你講道理呢?
等到了鎮上之後,才發現那發糧的地點,都是圍的水洩不通。
很多兵丁維持秩序,他們用木樁在地上立了好幾個柵欄,然後讓人排隊,衝著柵欄裡面依次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