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第2/2頁)
章節報錯
前幾年席瑞安在工部時也沒閑著,修路的事情交給下面的人去做,他帶領工部的工匠們改善紡織機。
說到紡織機,慕清的儲存空間裡還有不少書,有些是她寫作時用的參考書、資料書、歷史文獻之類,有些是她女兒阿瑾學習的書籍,這些書籍讓席瑞安和工匠們在改善紡織機的時候,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現在她名下的工廠已經有了十幾家,光是召集的女工就有幾千人,空間産出的棉花全部被紡織廠紡成棉布,做成成衣低價賣給朝廷,支援邊疆戰士。
隨著大雍朝與大金國的戰爭展開,朝廷下詔選擇衛士到邊疆,任命賀蕭為三班差使、殿侍兼英州指使,發兵大金。
大雍雖已建國四十年,天下卻尚未統一,而是和大金、西夏形成三分天下的局面。
四個皇子現在全部安份下來,五皇子六皇子逐漸長成,現在還不敢異動,朝廷還能再安穩幾年,一致對外。
皇子有個長壽的父王或許是一種不幸,但武將生在當今這個年代遇到當今陛下,又是一種莫大的幸運,因為當今就是武將出身,十分重視武備與軍事,又有岑相、劉相、席瑞安等大批的能臣幹吏輔佐,國家雖不至於年年風調雨順,卻每次都安然度過每一次災難,收容難民,助他們重建家園。
席瑞安成為戶部尚書後,又迅速給戶部帶來大筆資金,他經商手段一般,經不住他來自資訊大爆炸的時代,又是個理工科大神,很多事情不需要他出面,他需要拿出方子和想法,下面有的是人才去實施和完善。
除了玻璃的普及外,岑相在位的最後一年,又做了一件大事,改革鹽政。
在席瑞安提供新的制鹽之法後,使得鹽價大面積下降,原本三十多文一斤的粗鹽只需要幾文錢一斤,天價雪鹽更是降到十幾文一斤,
自從岑相二度整頓吏治後,朝廷再度清理了大批官員,其中就有先帝晚年時期取中的大批為官之後毫無建樹的同進士。
太宗皇帝二十三年,岑相告老,太宗皇帝挽留,贈正一品太傅,加封舒國公。
岑相退休後,已經七十歲的他回到老家舒州,建舒州書院,開始了他長達二十年的大學校長生活,門生遍天下。
岑相退休後不久,已經六十六歲的劉相去世,加贈太師,封荊國公。
同年,席瑞安再度升官,任從一品中書門下平章事,宰執天下。
作者有話要說: 第一次寫快穿,也是第一次寫古言,結果就是成了脫韁的野馬,一發就收拾不住,一個故事就寫了快三十萬字,被我自己蠢哭了qaq
接檔文:《菟絲花總是想分手》,原名《穿成菟絲花》求收藏麼麼噠!
文案:穿成一隻依附金主過活、離開金主後就毫無生存能力、身嬌體嫩的菟絲花,她只想好好學習,努力工作,爭取在女主出現後跟金主和平分手,功成身退。
可是,女主都出現了,金主怎麼不分手?
初戀也出來了,金主怎麼還不分手?
金主翻身將她壓在身下,嗓音黯啞:“想分手?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