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第2/2頁)
章節報錯
甄大伯看慕清說的頭頭是道,也有些好奇,反正他家兒子多,且都大多都已成年,最小的也就只比甄二郎小兩歲,今年也已十三,幹脆給自家也做了許多土磚。
村裡不知道的,還以為慕清家要擴建房屋呢,畢竟甄博文和甄二郎都大了,馬上就要娶親,沒想到不是擴建房屋,而是制什麼炕,聽說是從北方傳來的,是個冬季取暖的玩意兒,都好奇的來看。
慕清雖不需要付工錢給甄大伯他們,但夥食上,慕清是半點不虧待,不僅晚飯豐盛,中午也有一頓,頓頓都是幹的,還有菌菇骨頭湯喝。
這讓甄大伯家來幫忙的幾個兒子心裡都十分熨帖,回家紛紛和甄大伯孃說起來:“我聽說縣城裡的大戶人家都是有午飯的,想不到二嬸居然還給我們準備了午飯和肉湯!”
“對,飯還是幹的,實打實的白米飯!”
他們這裡是以種水稻為主,米飯是主食,但也不是家家戶戶都吃得起白米飯,多是在米中新增各種野菜、秋葵大白菜)等物一起煮成稀飯來吃。
甄二郎這幾個堂兄弟都吃的分外滿足。
可惜他們人多,火炕一天就做好了。
慕清試了試,發現火炕根本燒不熱,或者說只有區域性熱,且十分廢柴火。
沒辦法,只好又拆了重試。
第二次拆開的時候,慕清忽然想到,北方有種炕叫吊炕,就是在炕床的下面支撐幾根柱子,炕床是鏤空的,就像南方的木床一樣,真正炕洞的部分,反而只有一尺來高。
加上熱氣是往上走的,慕清看著與灶臺持平的火炕,心想是不是這炕洞太深了,要將炕洞填些起來。
說幹就幹。
慕清立即指揮甄二郎去挖黃土,挑回來填炕,將下面都抹平了,重新蓋上炕,繼續試。
她雖不是理科生,但基本的一些物理知識是知道,炕面一定要平,不平的話煙氣接觸炕面底面流動時的阻力就大,影響分煙和排煙速度。
結果還是不行,炕熱的慢,熱散的快。
慕清東看看西看看,又指揮甄二郎:“你給我把這煙筒口堵小一點看看。”
煙筒口堵上之後,繼續燒,如此反複試了有七八次,才終於製成了她想要的炕。
她房間的炕制好之後,又去給甄二郎甄三郎甄四郎的房間和甄香草的房間砌了炕,甄二郎和甄香草房間的炕是連在一起的,也就是說,燒一個炕,兩邊都會熱,考慮到甄香草和甄香是女孩子,更加受不得凍,慕清將灶口放在甄香草那邊。
雖有了第一次經驗,但這個炕是兩個合一個,比前一個更難些,又試了許久,才將這兩個火炕砌好,之後又趕著將甄博文的炕床盤了出來。
慕清在現代是睡慣了一米八的大床,考慮到原身的大女兒甄香君過年回孃家可能要一起住,就給自己制了的炕是一米五的,甄二郎他們是三個人睡一個房間,加上甄三郎翻過年就十一了,也慢慢大了,慕清幹脆將甄三郎房間的炕製成兩米的,甄香草房間的炕是一米八的。
又把屋頂的茅草給換成了今年的新茅草。
四條炕,總共花了慕清一貫錢,大多數都是用來給家裡改善夥食用的。
盤炕的同時,灶臺也改造了一番,在縣城打了兩口鐵罐鑲嵌在灶臺兩鍋中間的兩頭,用以儲存熱水,灶臺牆壁上留了兩個腳洞,可以在陰雨天,將浸濕的布鞋放進去烤幹。
在燒飯或燒菜的過程中,將兩個鐵罐裡灌滿水,飯燒好後,水也熱了,正好用來洗臉泡腳。
這年頭鐵是違禁品,兩個鐵罐就花了她三百文錢,貴到飛起。
說到熱水,慕清儲存空間裡倒是有兩個保溫杯,一個席瑞安的,一個她自己的,還有個燜燒杯,都是為了出門旅遊時候置備的。
還有雨膠鞋,可惜都不能拿出來。
隨著天氣轉冷,她不可能總能在山上‘找’到獵物,更多的是去買豬肉回來燉。
這時候的豬肉因為沒有閹割,肉騷味極其中,慕清吃了一口就再也受不了,買回來都是給家裡幾個孩子吃,倒是他們吃的津津有味。
如此一來,她原本身上的四兩銀子,只剩下了三兩,就連那散碎的一貫錢也花了精光。
在慕家制炕成功後,甄大伯家也砌了幾個火炕,他家壯勞力多,又本身是泥瓦匠,速度比慕清家還要快一些。
這時都已經到了農歷十一月中,整個冬季已經來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