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慈道,《揚州慢》和小抄父子兵。(第1/4頁)
章節報錯
第41章 慈道,《揚州慢》和小抄父子兵。
辛三郎回道:“蓮心肖父。”
這裡的肖父, 自然是像辛棄疾的意思。
而辛棄疾可絕不光是隆興的太守。
他以詞聞名,更是蜚聲文壇的詞作大家,別說姜夔這種布衣百姓了, 就是趙蕃也絕不願意張這個嘴得罪辛棄疾。
就這樣, 這簡單的幾個字一時竟是把眾人的嘴都給堵上了。
韓淲看趙蕃倒黴就想笑,幸災樂禍地拍了下他肩膀。
而趙蕃眼看著辛三郎並沒有教訓妹妹的意圖,雖有萬千捉弄之言欲說,卻也只得帶著“惡作劇失敗”的意味,磨著牙笑笑。
他和韓淲齊齊對辛三郎做出了“佩服”的手勢:“還是你更勝一籌啊。”
這口才!真是叫人拳頭癢癢啊!
——還好他倆都手無縛雞之力。
鬥過了嘴, 還是要說正事。
辛三郎看一眼韓淲。
韓淲拍拍姜夔的肩,將方才因趙蕃挑起鬥嘴之事而被暫時忽略到一邊的姜夔再給大家介紹一遍:“姜夔,文采斐然。”
姜夔被忽視半晌, 也不見窘迫,仍是不急不躁的模樣,朝蓮心、辛三郎二人微笑著抱拳:“某字堯章, 正是鄱陽人士。聽聞辛帥宴眾人, 特來唐突拜見。”
辛三郎避開他的禮。
他比姜夔小上不少,不避開就太輕狂了,“堯章大哥客氣了。”
姜夔道:“我有一詞,可否請三郎君點評一番?”
辛三郎:“堯章大哥過謙。請。”
就在蓮心以為姜夔要開始當場進行詩朗誦的時候, 姜夔將腰間的竹簫取下。
他沒回應蓮心驚訝好奇的盯視,微垂眼, 唇抵到簫管邊。
簫聲宛轉,是他開始吹奏曲子的聲音。
伴著樂聲,韓淲在一旁輕聲介紹:“姜堯章擅詞曲, 音律相協,自成詞牌。這首就是他寫的《揚州慢》, 是他當時路過揚州,見其戰亂遺址,心下惻然,故作此詞曲。”
辛三郎默默點頭,隨周圍一小片的人群一起,聽著竹簫幽幽,如泣如訴。
韓淲遞來的紙箋上,正是姜夔這一闋詞。
其中頗有“二十四橋仍在,波心蕩,冷月無聲。念橋邊紅藥,年年知為誰生?1”這樣的佳句,令人聞之愴然。
一曲畢,周圍的一片小娘子都在輕輕發出驚聲:“哇——”
辛三郎也禮貌微笑,隨之撫掌。
能寫出這樣的詞,不管是才華,還是與人相處的眼力,都是足以打動人的——辛棄疾在朝中是主戰派的代表,聽到如此詞意,怎會不感慨欣喜,生出愛才之心?
辛三郎無意阻攔人求得賞識,便叫來身邊的侍從,叫他親自帶著姜夔去見辛棄疾,別叫姜夔被人擠開了機遇。
蓮心隨著周圍不少官員家含羞帶怯的小娘子一起,怔怔地看著姜夔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