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夫妻,二十片瓦和“失物複還之兆”。(第1/4頁)
章節報錯
第33章 夫妻,二十片瓦和“失物複還之兆”。
辛三郎見提醒也沒用了, 只好換個法子,引開她的注意力。
他摸了下蓮心的頭,輕聲道:“你曉得陸伯父與父親現下在談論的是什麼嗎?”
蓮心豎起耳朵, 聽見一旁陸遊在嘆:“唉, 官家只知複得扇墜之喜,不解百姓失故土之痛,哀哉!”
辛棄疾搖搖頭,沉默地聽陸遊悲嘆,垂臉喝起了茶。
複得扇墜?那是什麼?
辛三郎見蓮心滿面疑惑, 輕聲給她翻譯。
陸伯父正說的是宋高宗趙構,也即如今的太上皇在位時的事情。
宴請大臣時,高宗看見臣下所持摺扇下掛有一枚玉嬰扇墜, 正巧是高宗十年前去四明時失手掉進水裡卻始終搜尋不到的那一枚。
高宗派人去打聽。問臣下,臣下說從鋪家處買來;問鋪家,鋪家說從提籃人處得來;問提籃人, 提籃人說從一廚娘處買來;再問廚娘, 廚娘說是做菜時將一條黃花魚破腹所得。
如果只是到此為止還好,只是陰差陽錯,帝王重得心愛之物的軼事。
但重點來了——因為這個問訊過程,高宗狂喜, 認為這是“失物複還之兆”,當即將此過程中所有人進行封賞, 提籃人補校尉,鋪家補校尉,廚娘封孺人。
注:此時靖康之變已發生, 高宗已攜全國南徙,殺嶽飛, 割讓大片北方土地,龜縮臨安,整日宴飲作樂。
然後,在已經做出這些事之後,他認為上天降給了他“失物複還之兆”。
“陸伯父與父親所感慨的正是這件事。蓮心,”
辛三郎翻譯畢了,看著她面上的表情,輕聲道:“你能懂麼?”
蓮心懂。
她前世考試毫無準備但又不想複習時,也喜歡花上三個小時刷手機,挨個給首頁所有“逢考必過”影片點贊。
不同的是,她的考試成績只需自己承擔。
而高宗的自欺欺人是否需要更多人的血淚來承擔...這就不是能宣之於口來議論的事情了。
辛三郎眼睛彎了一下。他點點頭,便比一個“噓”的手勢。兩人不再講話了。
與此同時,辛棄疾一邊聽著陸遊義憤填膺地數落官家錯處,偶爾“嗯”兩聲作應答,一邊不禁出神了。
往近了說,高宗隨心意封官,代表著皇權已越過尋常規矩;往遠了說,日後會不會有更多人以此圖富貴?
而再深思些,這扇墜子真的是幾位寵臣偶然帶去的嗎?還是為討高宗開心而著意為之呢?
如果近臣都已開始以此手段才能得重用、得晉升,那麼大宋的未來,真的還有蓬勃的希望麼?
思及此處,再好的飯菜也覺無味了。
當然,不是說陸遊家的飯菜好吃的意思。
辛棄疾放下調羹,不再去盛餐桌上糖水煮的羊腸蓮子湯,對不斷發表意見“我們得上書勸諫!”的陸遊微笑點頭,保持著狀似贊同但又沒有說出什麼話的狀態:“呵呵...嗯。”
這湯真不是人喝的啊。
王娘子注意到了辛棄疾略有扭曲的面部表情,作為女主人,關心道:“辛帥吃著不合胃口嗎?”
辛棄疾條件反射般:“當然不是!”
就是在自己府中,辛棄疾也是隻要有娘子勸酒勸飯——別管是中年妻子、年輕女使還是清掃老媽媽——他通通來者不拒,絕不會對女子說一個“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