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休胡說!”任一多果然漲紅了臉:“我與九兒清清白白,不要毀人家聲譽。”

“我說什麼了就被扣上這麼大個帽子。”任白芷笑道。

“你說,九兒是我的。”任一多壓下聲音,臉卻更紅了。

“不是麼?”任白芷假裝不懂,隨後恍然大悟道:“我的意思是,她是你小報的簽約作家,你想成什麼了?”

“你!”被戲弄的任一多索性不理她,攤手要錢:“沒什麼問題的話,剩下的三貫,請結算。”

任白芷看了看手頭的紙,雖然仍有些不滿,但念在弟弟的面子上,還是準備試試看。

於是她從懷裡遞過去三貫錢,說道:“記得啊,下次的連載裡,得有清風樓的菜餚。”

九九的故事本身並不複雜,但足夠溫情,足夠觸動人心。

將故事裡母親做的菜,與清風樓的菜餚相對應,描述得十分讒人又感人。

誰不曾吃過母親做的飯?

誰不曾在深夜裡想念家的味道?

隨著故事的連載,汴梁城無數讀者動容。

有人讀完,忍不住回家央求母親再做一次紅燒獅子頭。

也有人默默翻出舊日信箋,寫下家書,託人送回故鄉。

而清風樓的生意,也水漲船高。

遊子遠歸,願來此嘗一口故鄉的味道。

新人娶妻,願來此擺宴,共享團圓喜悅。

孩童滿月,願來此請客,討個吉利好兆頭。

不知不覺,清風樓不再只是一個酒樓,而與“家宴”緊緊聯系起來。裡面的菜餚,也跟著九九的短句,成了食客們的必點。

雖然她不懂營銷,但這確實是她想要的結果。

她收回之前的話,這九九作家牛逼!這五貫花得值!

“六貫五百九十文?”

李紫芙一臉不可置信地看著賬房:“還不到一個月?你沒算錯?”

賬房眯著眼睛,笑嘻嘻地說道:“我這把算盤打了多少年了,怎麼算得錯?不容易啊,自從掌櫃的搞那個低價選單開始,這還是頭一回盈利漲上去呢。”

李紫芙忍不住揚起嘴角,轉身向正在翻流水賬的任白芷走去:“堂嫂,按照合約,咱們能分五貫多呢。這樣看來,你之前許諾王大娘子的三個月十貫,怕是能超額完成了。”

任白芷嗯了一聲,目光仍落在賬本上,指尖輕輕翻動著紙頁。

片刻後,她抬起頭,對賬房道:“這個月比上個月多出來的盈利,等結算工錢時,按照大家的工時分下去,多勞多得。”

“都、分了?”賬房驚訝地追問了一句。

“嗯。”任白芷隨口應道,目光又落回賬本上。

賬房一愣,隨即樂呵呵地挽起袖子:“那感情好啊!”

他盤算盤算,自己這月能多拿半個月的工錢,心裡頓時舒坦起來。

可隨即,他又想起什麼,遲疑道:“那幾個被開除的呢?他們的月錢也是這個月結,該不會也給他們分吧?”

“分。”

“他們搗亂也分?”李紫芙皺起眉頭:“更何況,這樣咱們賺的可就少了。”這句她壓低聲音,靠近任白芷悄聲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