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理說。

情況越來越對周衛國他們不利,鬼子應該越發加強攻擊才對,但不知為何,正在猛攻的鬼子意外的不在攻擊了,甚至連一顆子彈也不從他們槍裡射出。

鬼子不進攻。

處於劣勢一方的周衛國他們,自然也不在反擊了,根本來不及多想的周衛國他們,趕忙趁著這個時機,爭分奪秒抓緊時間的修理著自己。

剛才的鬼子攻擊。

給他們造成了不少的損失,使得他們本就不多的彈藥,一下子更是顯得捉襟見肘起來。

其實彈藥消耗還是次要的,最主要的是人員的損失。

數個戰士在鬼子的攻擊下,犧牲了。

十多個戰士,在鬼子的攻擊下,負傷了。

萬幸。

這些戰士所負的傷,都不怎麼厲害,僅僅劃破一些面板而已,只要簡單包紮一下,便又可投入戰鬥。

恍然間。

一股不好的感覺浮現在了整理武器彈藥,且包紮自己傷口的眾人心頭。

這是一種即將面臨死亡所帶來的感覺。

好死不如賴活著。

沒有人想死。

沒有人隨隨便便想要去死。

否則我們國家的歷史上,也不會出現那麼多絕地反擊的經典戰例,更不會留下魚死網破、破釜沉舟、狗急跳牆、同歸於盡之類的典故。

不管是絕地反擊,還是魚死網破,再或者破釜沉舟,亦或者狗急跳牆和同歸於盡,其實都是想要置之死地而後生。

說白了。

就是想要透過這種手段,強烈的活下去。

突然。

迷茫中的眾人,猛地聽到外面傳來了他們所熟悉的漢語聲音,“裡面的國軍兄弟,你們聽著,皇軍有令,只要你們肯放下武器,向皇軍投降,皇軍就將保證你們性命的安全。國軍兄弟們,現在整個南京城全都落入了皇軍之手,你們的抵扣是徒勞的,是沒有絲毫效果的。只要你們放下武器投降,皇軍就將保證你們性命的安全,否則等待你們的,將會是皇軍的猛烈炮火。裡面的國軍兄弟們,守城的十幾萬大軍都被皇軍給打跑了,就你們現在這些人,不是等於飛蛾撲火嗎?螻蟻尚且惜命,更何況是人?你們就聽我一句勸,投降吧?你們只要肯放下武器投降……。”

如果說剛才的氣氛是死寂,那麼現在的氣氛就有些怪異,不少想要活命的人,在聽了這番話語之後,全都心動了起來,尤其以那位上尉連長表現的最為活躍。

看樣子。

這傢伙想要投降了。

當然。

也有沒有心動的。

周衛國就是第一個,他知道發生在南京城裡面的慘劇,知道不少放下武器,向鬼子投降的國軍戰士,最後全都死在了鬼子的手裡,故而他是不打算投降的。

至於狗子。

他既是周衛國計程車兵,又是欠著周衛國救命大恩沒報的人,自然是以周衛國馬首是瞻。

對於狗子來說,周衛國讓他投降,他就投降,讓他不投降,他就不投降。

除了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