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執(第2/2頁)
章節報錯
對僕人說:“既然如此,你們找500個青壯年跟著這位老師傅,讓老師傅好好的把渠道挖出來,把水引進來”
“這樣的話我們才能,生產出更多的糧食,救助更多的人”僕人很痛快的就答應了。
沒過多久呼倫就選了一個黃道吉日,大家也在老渠道上面擺上了祭壇。
全村所有人熱熱鬧鬧的,搞了一個祭神儀式,他們先拜了河神,又拜了土神。
這樣,祭拜以後才開始開工,當老頭把新制造的鐵器
挖渠第1撬的時候,唱起了開渠道歌,他唱到“開渠嘍,蓄水流過農田,灌溉著莊稼。
莊稼人笑呵呵,”洪亮的聲音由近向遠,在被山給擋回來,形成一種回聲。
所有人都被這個開渠的歌聲所吸引,很快大家便行動起來。
其實這個,挖通舊渠也不是那麼容易,除了要清理渠道兩邊的雜草樹木,還要清理渠道的淤泥,而且剛開始不能立馬開河口。
不然的話,河口一開水流以來,就會順著就去到的河床,淹沒到其他地方,必須先把後面那段挖出來。
然後再開河口,水流是九曲十八彎,形勢非常急,這個時候就要挑選合適的地方建大壩。
只有把大壩建好,截住水流,形成一個向下的坡度,這樣水位才高低,自然水流才會緩緩的流下去。
不至於衝擊力太大,而明顯這個老師傅具有非常豐富的經驗。
他挖渠是一段一段的來,並把渠道里挖好了泥沙。
又用獨輪車推到上游,組成新的坡度,這樣下窪上田堆高了上面的地勢。
又過了一段時間,呼倫來檢視新渠的修建的程序,短短几天時間,這個渠道就初見造型。
當駝背老頭看見呼倫以後,走上前去和呼倫行禮,要感謝呼倫的知遇之恩。
呼倫連忙托起他的雙手說道:“老人家不必如此客氣,我還是要感謝你,是你挖通了渠道引來了水,這樣大家才能灌溉農田。”
“不然,這一季的種植時間一過,到了秋天大家又開始餓肚子了,大人不必如此說,老朽只不過是順勢而為,用自己一點點微薄之力去幫助大人而已。”
“如果沒有大人找到這麼一塊風水寶地,即使我有天大的挖渠道本領,也沒辦法使用出來。”
看著這些人每天辛勤的勞動,而且有的人幹勁十足,從早上挖到晚上,腳和手都起泡了,也沒有停下。
這讓呼倫感到非常的痛心,他握住老人的手說:“挖水渠這是一道大工程,固然的重要,但是你們也要保重身體,不要過度的勞累”
老人眼裡含著眼淚,沒有多說什麼,他只是喃喃的說:“還不夠快還不行,這兩天還是豔陽高照沒什麼問題”
“可是這夏天雷雨來的迅速,如果不抓緊工程的話,一旦雷雨來了以後,很容易就把剛挖的渠給填滿了水,這樣以後更不容易操作做工了。”
聽著老頭這樣說呼倫又吩咐僕人再調1000人過來,大家輪流工作,爭取在把雷雨來了之前這個渠道給挖出來。
因為呼倫在這個村子裡,吃的都是肉食,所以人的力氣還算是跟得上。
大家也知道這是為這個村莊了以後做貢獻,所以也沒有誰有太多的怨言,誰也沒有拒絕。
因為大家都明白這明末的大旱是有多麼厲害,只有掌握了水,才能有活下去的一線希望,才能談得上以後的發展。
喜歡明朝不好混請大家收藏:()明朝不好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