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送來的戰報上說讓我們靠近大同鎮進行合兵,然後由將軍指定的人員進行統一指揮,但是我們這200多人去了又有什麼用處呢,不過是先頭送死罷了”嶽軒搖了搖頭,嘆了一口氣說道。

嶽軒說的是實情,呼倫心裡一本明賬,剛訓練沒有一個月的人員拉上戰場也只是一群烏合之眾。

雖然說西北遍地饑民,有少數的幾個邊鎮士兵為骨幹裹挾一幫難民,但是相對於戰力來說,自己也是五十步笑百步而已。

但是如果不集結士兵出動的話,這就是違抗軍令。

自己不在軍營當中,離城市有一段距離。

可是隻要穿上這身坎衣就是軍法如山如無形的枷鎖套在身上。

總兵姜鑲一旦戰事不利就算有三公支援,也肯定拿自己頂缸。

“現在這種情況不能不出動,不出動就是違抗軍令,但是出動也不一定能打贏。”

呼倫開口說道

“既然這樣我們帶好糧草輜重,我們立馬出發,路上走慢一點一個字拖”

幸虧這次賣鏡子得了一筆錢財,而且還有三公支援的1000兩銀子。

錢雖不多,但是能讓這些士兵們暫時有一個激勵,明朝大多數現在打仗都要有開拔費的,在自己沒有完全掌控一支部隊,自己也免不了俗。

想讓馬兒跑,必須給馬兒吃草。

眾人們對於呼倫的決定開拔去戰鬥,並沒有多大的反對之處,反而有點興奮。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他們本身就是當兵的習慣於服從,但是戰爭帶來的不僅只有死亡,還有豐厚的戰利品。

一般大眾是沒有辨別能力,也無法判斷事情的真偽。

許多經不住推敲的觀點,都能輕而易舉的得到認同。

現實中我們普遍認為“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

但事實上根本不是的在群體中表現出的是失去理智和紅果果的暴力

原因是在群體中個人失去了自己的意志,變得盲從和輕信。

非常容易受到別人的影響和暗示,本能的屈服強權的言論。

群體中每個人的惡意啊,被無限放大。

一旦一個人成為群體的一員他就喪失了個人思考能力

他所作所為就不會再承擔責任,群體中每個人都會暴露出自己不受約束的那一面,這一面往往是惡的。

呼倫所帶計程車兵是這樣的,叛軍所裹挾的民眾也是這樣的,這是一場浩大的旅程。

是通往天堂還是通往地獄,取決於領導者的決策。

想明白這一點,呼倫正努力地帶著這群人尋找光明的影子。

很快全村動員了起來,全村的人只留下了十幾個老弱婦孺。

足足200人的編隊,向同鎮開拔進發。

這200人戰鬥人員150名,剩餘50名是其糧餉輜重的運輸人員。

神器丹書鐵券被被呼倫緊緊地綁在了胸前,這是他在亂世中唯一保命的法寶。

喜歡明朝不好混請大家收藏:()明朝不好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