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靈縣,明代屬山西布政使司大同府蔚州,現隸屬於山西省大同市,位於山西省東北邊陲,北嶽恆山東襟。

歷史上也是貫通南北的軍事要道,也是入晉西的門戶之一,其易守難功地理優勢被明朝廷所重視,各種戰略物資糧餉輜重都比較充足。

所以派往此處的縣官都是關係戶,是一般人難以得到肥缺。

呼倫一行人經過幾天的跋涉,終於來到了廣靈縣,

廣靈縣北門,城門外有守門的有兩士兵,一左一右懶洋洋的站著,武器斜靠在城牆上。

看見一隊人往這邊行進,而且還帶著武器,守門士兵立馬抓著旁邊的兵器緊張的注視著來人。

當呼倫快要靠近城牆的時候,士兵高聲大喝讓人群停下來。

“幹什麼呢?來廣靈縣城想要幹嘛?”看著緊張兮兮的守城士兵,

呼倫微微上前笑著說,“我與你們王百戶有交情,你趕緊去通報一聲,就說故友呼倫來拜訪。”

看門士兵仔細看了看,讓呼倫等著,就和一起看門的另一個士兵說道,“你認識這個人嗎?”

“不認識呀,呼倫沒聽說過,”另一個士兵搖了搖頭往這邊望了望。

“那咱們要不要去告訴王百戶啊?”守兵有點拿不準,因為現在王百戶在休息,貿然打擾他是給自己找麻煩。

但是如果真是頂頭上司的故交,不稟報的話也要被責罰。

“我看他這麼氣定神閒,還是說一下比較好,再說如果是賊人來騙門的話,也不會帶這麼少的人,”

“行那你在這守著我馬上去稟報。”說著守門士兵一溜煙跑了。

看著跑開計程車兵,呼倫和留下一群人在這安靜的等著。

不一會兒一個身穿軍戶紅衣鴛鴦戰襖的王百戶,王守將跑了過來。

“原來是呼倫貝爾法師呀。”

“怎麼樣?最近在外面還好吧?”上來王百戶就熱情尋問呼倫最近的狀況。

一旁計程車兵擦了擦因為奔跑流下的汗,慶幸自己沒有耽擱。

自從朱元璋建立軍戶制度以後,百戶這個職位雖然說不大,但是也是屬於現管,有句話叫縣官不如現管。

而且這種官職還是世襲制度,長期在一個地方經營的軍戶官員早把自己的一畝三分地經營成了自己的勢力。

所以手下的軍戶籍百姓寧願得罪皇上也不願意得罪當地的軍戶老爺。

“一切都安好,”隨即從懷中取出了自己的度碟和路引,交給了王百戶說,“煩請交給縣城的縣太爺通大人告訴他一聲,我們在外遭遇到白蓮教眾,斬殺邪教100多名首級就在這個車子上。”

王百戶一聽比較震驚,100多人啊,說殺就殺了,而且就這幾個人來交官,也不怕半路遇見報復白蓮教,現在這建奴剛過去,地界上可是亂的狠呢。

王百戶恭敬的把呼倫的路引和度碟收了起來,然後帶著呼倫到達了城中的驛站休息。

古代的路引、度牒之類的東西,這玩意是一個身份證明,不管幹什麼事都要有這類檔案,如果沒有就是黑戶,在大明寸步難行。

尤其是現在盜匪四起的時候,有了就是有來歷、有身份的大明百姓了。

呼倫知道由於技術條件的限制,大明政府無法像現代社會國家那樣對人民實行嚴密的管理,但對於那些想要領功入仕的人還是管理的很嚴格的。

不過他對於明代的具體領賞方式還是不太明瞭

安排好呼倫,王百戶隨意翻看了一下車上堆的首級,還有白蓮教所用的一些旗幟和服裝,不疑有他。

快馬去稟報,本來只需遣一手下,通知縣衙門就行,但是王百戶敬佩呼倫,親自騎馬去找縣官“通秉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