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一朵浮萍忽然得到了可以靠岸的機會。

“那你在哪一天?”

“早著呢!我會提前告訴你的,一定要給我準備禮物哦~”

“我現在就開始準備!”即便失去記憶,賀松節還是像以前一樣是個寵妹狂魔。

坐著黃包車到了餐廳,李義庭、張複州張三)、王摶都到了,和李王二人不同,張三暫時沒有第二重身份,他算是茶葉店的賬房先生,用賀松節的話來說,人手不足,他這個老闆都親自出門了,賬房先生也都出門拉貨。

招嵐假裝信了。

“想吃什麼就點,我最近收入還可以,不用給我省錢。”招嵐招呼青青一併坐下。

青青平日和招嵐一個桌子吃飯習慣了,又讀了不少報紙,腦子裡的封建糟粕正一點點被擠壓到角落,道了謝後坐在招嵐身邊,倒是李、張、王三人特別驚訝。

不過他們本來就是擁有進步思想的年輕人,所驚訝的也只是因為小丫鬟的從容,和賀招嵐作為主子的態度。

對於這個場景還是喜聞樂見的。

席間,李義庭覺得青青這小姑娘很有趣,不免多和她說了幾句話,在得知她從文盲變成報紙上除了生僻字外,一半的字都認識時,驚訝地半天合不攏嘴。

眼睛裡也多了探究,大抵是出於職業習慣,從懷裡摸出一本皮質筆記本和一支鉛筆就開始了問答記錄。

飯還沒吃完呢,李義庭就說要以青青為原型發表文章,呼籲大家讀書讀報明理明心。

青青驚喜:“我要上報紙?”

“大機率,不是百分百!”稿子交上去還要審,過不過他說了不算。

青青可管不了那麼多,這會兒正興奮著呢,還說等上報了,要買一份新的儲存好,以後給她爹孃看。

青青有工錢,雖然不多,報紙還是買得起。

招嵐忍不住潑冷水:“只有識字的才會看你的文章,青青這種被強制要求的除外。”

言外之意,不識字的也看不見李義庭的呼籲,且老百姓們為了生活已經累的直不起腰,哪裡有時間拿著報紙堅持不懈地去問別人?

青青能辦到是因為她暫時不愁吃穿,時間上也充裕,自身又上進,還恰好遇見了個善良的女學生。

“就算只能勸動一個也不算白費筆墨。”李義庭還是堅持己見。

不能說他不對,相反他這種精神是很多人都沒有的。

只是在招嵐看來效率太低了。

“我開個雜志社怎麼樣?”招嵐看向眾人。

“雜志社可燒錢了。”王摶提醒。

賀松節考慮了一番問:“你想做哪方面的?”

“提高識字率。”俗稱——掃盲。

國人多愚昧,如水溝村那樣的村子還有很多,也有一群人在努力用文章開啟民智。

想要讀到那些文章,首要條件就是識字。

城市裡私塾、學校不少,但不是每個家庭都能支付得起。

據招嵐瞭解,有一些進步工人就挺好學的,只是年紀大了記憶力有限,許多資訊都依賴於口耳相傳,或者演講。

演講固然能很好得調動情緒,但如果內容敏感,演講者就會有很大的風險。

招嵐覺得,雙線並行應該會有不錯的效果。

“這件事不是那麼容易的。”李義庭心裡覺得這個提議不錯,但又的確難辦,耗費的錢就不說了,僅僅是如何用雜志提高識字率就夠讓人頭疼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