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你還真吃過?

“主播,為什麼螢幕上都是一片漆黑啊!”

“是啊,怎麼什麼也看不見?”

蕭鵬解釋道:“為了節約電能保證工作時間,深潛器在下潛的時候都是不開燈的,基本到了三百米一下你們就看不清什麼東西。當然,為了讓你們開開眼,這樣,我調整一下工作內容。”

他說完後拿起對講機:“小周,讓rov開燈下潛,同時減緩下潛速度,我要讓直播間的朋友看看海底的情況。”

小周的聲音傳來:“蕭老闆,現在還沒下到深海呢,現在的這裡除了海水也沒別的啊!”

蕭鵬笑道:“那就讓他們看看海水唄!”

小周‘嗯’了一聲:“行吧!”

他回答完後一個顯示器突然亮了起來,但是裡面除了海水什麼也沒有。而且這海水看起來很渾濁,有不少白色的汙物。

蕭鵬解釋道:“地中海三面被陸地環繞,海洋生物生活在海洋裡需要磷酸鹽和硝酸鹽,而地中海這兩樣都比較匱乏,所以地中海魚類資源並不是很豐富。大部分的魚類都生活在二百米水深以內的淺海水域。現在rov的深度。。。。。。我看看啊。”他看了看一個顯示器道:“已經到了三百七十米,所以海洋生物自然也就不多。”

彈幕問道:“主播,在那能不能看到大鯨魚?”

“傻子都知道地中海沒有鯨魚!”

“樓上的,海豚也是屬於鯨類的哺乳動物!虎鯨就是鯨目裡的齒鯨小目海豚科虎鯨屬!”

“可是現在地中海連虎鯨都沒有!”

“不是沒有,前幾天新聞還播報義大利遊客發現一小群虎鯨的事情。”

“那可能是從直布羅陀海峽跑進來的。這裡食物不豐富不是好的生活環境。”

看著彈幕裡人們在爭論,蕭鵬幹咳兩聲:“地中海鯨科動物確實不多,就像看到虎鯨都能上新聞。不過原來可真不是這樣,古地中海和現在不一樣,那時候的地中海溫暖水淺是鯨類演化的搖籃。所以古代的時候地中海的生態環境和現在應該是不一樣的。”

“在西方國家有兩本書對他們文明的發展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一本是亞裡士多德的《生物志》一本是普林尼的《博物志》,這個普林尼很有意思,是兩千多年前古羅馬的貴族,同時也是當時一名很棒的軍事統帥,當時古羅馬兩支艦隊,其中負責西半邊海上安全事務的就是他和他率領的艦隊。”

“而普林尼被人記住卻不是因為他的軍事能力而是因為他的《博物志》,一共37卷,那是西方世界第一部涵蓋整個自然的百科全書。哦,瓦羅和塞爾蘇斯在他之前都寫過百科全書,但是沒有《博物志》龐大和出色,覆蓋麵包括歐地理、天文、氣象、動植物、礦産、海洋、文化藝術等等等等。”

“我為什麼要提這本書呢?因為很多人並不認可這本書,在這本書裡他寫過在地中海看到虎鯨襲擊灰鯨媽媽和幼崽的事情,雖然虎鯨確實非常喜歡襲擊灰鯨幼崽當食物,但是在地中海是沒有灰鯨這樣的大型須鯨的蹤跡的。2016年《海洋生物學進展》雜志裡就有一篇論文直接反駁了《博物志》的內容,因為世界上所有已知須鯨物種沒有一種把地中海當做産犢地,他們認為普林尼犯了認知錯誤,可能把海豚當做是鯨魚了。”

“但是沒出三年,這些科學家就被人狠狠的打了一巴掌,考古學家們發現了一個古羅馬時期的廢墟遺址,那是一個古羅馬魚類加工設施廢墟。裡面除了金槍魚等大型魚類的痕跡外考古學家還發現了一些古代鯨骨,這些鯨骨屬於灰鯨和露脊鯨。這也就說明在兩千年前地中海其實是有大須鯨生活的。只不過滄海桑田,兩千年過去生態環境發生了變化而已。咦?別扯這些沒用的,瞧,我們有了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