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2章 那艘船可不敢撈

很多人以為潛艇潛的越深越好,其實……這還真的沒有必要。

潛艇在海底航行就是為了躲避水面船隻的探查,而水面船舶攜帶的水下雷達探測深度很少有能達到一百米以下深度的。潛那麼深只能增加危險。

潛艇在海底潛航基本就是‘瞎子摸象’,雖然有聲吶之類的輔助航行但是危險性依然極高,必須要熟悉的海底地形才能保證潛艇海底航行安全——要不然那些西方國家的船沒事往大夏沿海跑是為什麼?真以為是去看風景的?

不過他們這麼做很多時候都是無用功。

在大夏由於海域遼闊,平靜的海水下藏著危機無數,而國家自然不是吃幹飯的,建立了完善的情報預警機制,還開闢了一條海上人民防線機制。

而這條海上人民防線的中堅力量就是大夏的漁民:基本有外國船進入大夏後面已經一堆漁船跟上去了!

他們巴不得這些外國船是為了搗亂的:打撈那些水下可疑裝置可比撈魚賺錢多!這些年漁民在近海打撈出來的東西那是各種各樣:聲吶裝備、海底無人潛航器、纜控水下機器人、魚類、聲吶浮標……

這些東西大大的提高了大夏的科技水平!1978年的時候漁民捕獲了一枚沒有爆炸的k46魚雷,於是國産魚7魚雷就這麼誕生了。

至於潛艇?真的發生過澳大利亞潛艇被漁網逮個正著的事情……

其實潛艇這玩意沒有想象中那麼神,如果下潛深度在二十米之內,在天上的衛星、飛機直接可以透過肉眼發現潛艇,超過三十五很難被光學裝置探測到但是不是不可能,要下潛到七十米左右配合潛水艇塗層才很難被發現;而如果下潛一百米以內,又會被水下雷達或者窄帶光學裝置發現。而如果下潛到比一百米更深……

不好意思,大夏大多沿海都是大陸架海,大部分沿海還沒有一百米深,自家國家的潛艇不怕這個深度,別國的潛艇都頭疼!像黃海、渤海很多海區還不到十幾二十米深,真以為局座的‘海帶纏航母’是玩笑話?

至於南部海區雖然深一些,但是那邊的防範更加的嚴格,現在一些窄帶光學裝置可以直接發現海面下二百米深度的潛艇。而且現在探測潛艇主要是靠磁異探測儀,就是讓反潛機沿著地球的磁力線飛行,靠著飛機上磁力探測儀來尋找潛艇。如果出現磁力線幹擾就會發現潛艇。

理論上利用磁異探測儀探測潛艇是沒有深度限制的。不過受制於現代的科技水平,一般來說反潛機的探測深度是九百米——就算是戰略核潛艇一般也就是能潛到六百米,這個深度還是很容易被反潛機發現的。

當然,反潛機也有它的問題:比如探測範圍小之類的。為了杜絕這個情況,現在各國又開始建立海底光纖水聽器裝置,就是透過高靈敏度的光學相幹檢測把水聲振動轉換成光訊號,再透過訊號處理系統提取聲音訊號用來檢測潛艇動向。不過這種做法考慮到成本問題更多的時候是用於近海防禦。

不過在這一系列的反潛措施下,潛艇下潛太深真的沒有必要,有很多時候就是‘掩耳盜鈴’。

而且潛艇下潛太深還有一個問題,那就是武器發射問題。

現在的潛艇一般都有潛射垂直導彈發射器,就是潛艇從海底把導彈垂直發射出水面然後導彈開始飛行攻擊目標。

這裡有個問題就是垂直導彈發射器從潛艇發射的時候導彈並沒有點火,而是給發射器裡注入高壓氣體把導彈彈出水面,而導彈出水之後才開始點火。如果潛艇在海底太深,高壓氣體無法把導彈垂直彈出水面怎麼點火發射?

所以他們要發射導彈的時候還要把潛艇保持在一個合適的發射深度才行。下潛太深也要浮上來一些。順便一提,這種潛射導彈的方式也是前蘇聯發明的),所以下潛太深真的沒有太大的必要——當然,潛艇‘攻其不備’的特性也是無法隱藏的優勢,如果提高反潛手段就成了世界各國軍事研發者需要考慮的事情。

那麼潛艇有沒有辦法去躲避反潛機的追蹤?當然也有!

第一個辦法就是‘物理躲避’:潛艇藏在北極冰面下面,反潛機如何工作?這也就是為什麼冷戰時期兩大國的戰略核潛艇都在北極的原因。

至於第二個辦法只有‘簡單粗暴’的俄羅斯人才會這麼做。

俄羅斯人設計武器的思路就是:飛機怕防空導彈怎麼辦?飛得得防空導彈高就行了;飛機怕空對空導彈怎麼辦?飛得比導彈快就行了——在這樣的思路下他們就設計出了米格25戰鬥機。

那麼潛艇怕反潛機怎麼辦?反潛機的探測深度不是九百米麼?我們把潛艇下潛到一千米不就沒事了?

‘共青團號核潛艇’就是在這種思路下這麼誕生的一艘潛艇。那是世界上第一艘也是唯一一艘的可以下潛到千米級的核潛艇。

估計除了蘇聯之外世界上也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會想到利用製作宇宙飛船的鈦合金來製造核潛艇,這樣除了可以耐高壓外鈦合金還具有低磁性的優點可以減少被反潛飛機上的磁探儀發現——那艘‘共青團號核潛艇’比同等重量的黃金都貴!

而他們的付出是值得的:這艘潛艇技術領先全世界:是潛水最深、速度最快、聲音最小的核潛艇,沒有之一。當年這艘潛艇服役後一直負責監視北約海軍軍演的任務。執行了數次任務結果北約方面根本就沒有發現它。

不過這艘潛艇卻在服役幾年後因為電線短路著火在挪威北部公海沉沒在深海一千六百米處。也算是在北極圈內沉沒的最著名的一艘船。

不過如果這次是想讓蕭鵬給他們打撈‘共青團員號’的話蕭鵬會毫不猶豫的選擇拒絕。

這艘潛艇的打撈難度實在太大。用現在的科技手段能不能打撈上來?能!但是想要無損打撈那基本屬於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而這艘潛艇上除了有一座前蘇聯領先全世界的液態金屬反應堆外還有倆核彈。天知道現在核反應堆洩露沒有……

核汙染可不是鬧著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