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6章 科技靠印度
章節報錯
第1726章 科技靠印度
蕭鵬還以為葉卡捷琳娜會跟自己鬥嘴鬧一鬧,結果葉卡捷琳娜嘴巴一撇‘哇’的一聲哭了起來。
這倒把蕭鵬給整鬱悶了,他嘆口氣對著地上的兩女伸出手道:“別在雪窩裡坐著了,趕緊起來吧!我們的車停在那邊。”
他原路返回找到了卡辛,尤金妮亞看到卡辛身上的槍這才明白了他們是被誰救的,拖著葉卡捷琳娜好一個跟卡辛道謝,幾個人回到車上。蕭鵬給兩人各倒了一杯咖啡讓他們暖身子,這才問明白事情的來龍去脈。
葉卡捷琳娜和尤金妮亞在剛才路上發現有一輛車停在路邊,從車上救了兩個印度男人,自稱是‘昌迪加爾能源公司’的業務代表,是來諾亞布林斯克來做天然氣採購任務的。
對於印度人跑到這裡來採購能源這事兒其實一點兒不奇怪,俄羅斯和印度的經貿關系倒是很不錯。不管是軍事還是能源經貿方面合作都挺深,印度的‘萬國牌’軍備裡至少有半數是來自於俄羅斯。
但是和人們想象中有點兒不同,他們之間的軍工貿易不是單方面從俄羅斯買裝備,而是有很大程度的雙向合作。包括俄羅斯最新一代的戰鬥機t50也就是蘇57其實就是和印度一起合作研究的。
很多人說t50拖著印度合作是為了讓印度買單,其實這個說法還真的有待商榷。
和人們想象中的印象有點兒不同,其實在電子工業領域,俄羅斯的整體水平其實是落後的。
關於這點兒俄羅斯和東瀛有點兒類似,也是‘點錯了技能點’,只不過東瀛點錯了新能源汽車發展的方面的技能點;而俄羅斯則是點錯了電子發展的技能點。
早些年沒有什麼積體電路,所有的電子裝置用的都是電子管,什麼電容電阻之類的,而那個年代前蘇聯的水平真不低,甚至在很多方面還是在老美之上!
但是後來隨著科技進步,世界進入了積體電路時代的‘芯’世界,而俄羅斯人卻覺得積體電路在戰爭裡抗幹擾能力和可靠性都不好,再加上他們一直都是走狂野路子,搞那種精細的積體電路不適合他們的性格。所以他們放棄了積體電路,而是走到了如何把電子管小型化的科研道路。這也導致他們在大規模的積體電路方面有明顯的短板。
在剛開始的時候積體電路的作用確實不如電子管,但是現在呢?積體電路甩了電子管十條街!電子管小型化再小能小到哪裡去?
雖然俄羅斯也發現了這個問題,在積體電路領域奮起直追,但是雙方差距太大了,而且微電子産品的更新換代速度太快。現在俄羅斯追趕的步伐實在追不上世界潮流——比大夏還落後一大截。
為瞭解決這個問題,俄羅斯只能依靠進口晶片電子元件來解燃眉之急。比如說當年號稱‘世界四大導航系統’之一的俄羅斯格洛納斯衛星定位系統,80的電子元件都來自於進口。當年格洛納斯衛星定位系統併入大夏的‘北鬥’系統的時候,這一點兒就是需要考慮的重要因素。甚至他們的蘇30s戰鬥機上採用的鐳射衍射平衡和綜合導航系統都是採用法國進口的整件。
他們也不想這樣,可是這也是實在沒有辦法的事情,如果採用他們自己的相關産品,根本無法發揮蘇30s戰鬥機的優異效能。
而更讓人吃驚的就是那款戰鬥機的火控計算機竟然是印度研發的。
當年克裡米亞事件的時候俄羅斯遭到西方國家的制裁,所以軍用機電子零部件的進口渠道基本都被切斷。像什麼平顯裝置和導航裝置他們可以用自己國家的類似産品,但是火控計算機就不行了,那就牽扯到軟體的重新編寫等事情工程量相當之大,所以他們只能尋找類似産品,而他們採用的就是印度火控計算機。
而之所以印度有這種火控計算機說出來理由還有點兒搞笑。
當年印度採購了一大批俄羅斯的蘇30ki戰機。但是那款戰鬥機卻讓印度人差點哭出聲來。
那是不是好飛機?確實是!但是那飛機有個很嚴重的問題:它混合了各國的裝置!
基本上就是俄羅斯的相控陣雷達和各種武器配上法國的導航和平顯等裝置。而這些武器系統根本不相容!印度人沒有辦法,就必須要開發出一種火控計算機把這些武器裝置相容起來。
其實印度人不像人們想象中那麼不堪,畢竟人家號稱亞洲第一強國也是有點兒本錢的,他們自信的本錢就是‘印度斯坦航空公司’。
全世界唯一一個墜毀戰鬥機比現役空軍飛機總數都多的國家是哪裡?答案就是印度。
印度有能力製造飛機的公司只有一家,就是大名鼎鼎的印度斯坦公司。所以印度所有的戰機維修工作都是交給印度斯坦公司來進行。而印度墜毀的戰機基本上百分之百都有在印度斯坦公司重修的經歷。
毫不誇張的說:在印度斯坦航空公司修理過的飛機掉下來不奇怪,掉不下來才奇怪!從印度斯坦航空公司成立到現在,經過他們升級改造維修過的戰鬥機已經成功墜毀了一千多架。而且這個數字還在不斷地增加中。
但是別看印度斯坦航空公司這麼能折騰,但是人家畢竟是印度國防部下直屬九家國企裡最大的一家軍工企業,人傢什麼都沒有就是有錢!所以就還真讓他們研發出了能把西方制式裝備和俄羅斯制式裝備相容起來的火控雷達。
現在印度火控雷達除了返銷俄羅斯外,基本上哪個國家只要買了俄羅斯的飛機都會買他們的火控雷達,成為了印度軍工為數不多的出口賺錢專案之一。
瞧,只要思路夠準確,買垃圾也能發財。
不過在俄羅斯的印度人主要集中在聖彼得堡和莫斯科,在這邊倒是很少見——要不然這裡的咖哩也不會那麼難吃。
可是這倆人也不是沒有優點:兩人俄語非常流利而且談吐很幽默見多識廣,所以四個人很快的在車上聊成一片氣氛好的不行,甚至還讓兩女有點兒小心動。
結果車子沒開多久沒多久就發生了意外,而那意外也就導致了後面事情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