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老闆。”阿爾弗雷德轉身離去。

給他單獨準備個火鍋這事兒對蕭鵬家的廚房來說還真不是什麼事兒,蕭鵬這裡經常宴請外國朋友,他們早就習慣老外的‘分餐制’了。

老外吃飯習慣‘分餐制’,也就是一人吃一份,而國人則習慣‘合餐制’,也就是一道菜大家分享。

首先可以確定的一點是:分餐制是大夏老祖宗玩剩下的東西,

最早大夏人是一直都是分餐制的,在大夏五千年歷史裡,起碼有四千年是使用‘席地而坐,分案而食’的飲食習慣。一直到了宋朝經濟發展各民族文明融合才變成了現在的‘合餐制’。由分餐制變成和合餐制,在大夏還真的是由於經濟發展之後才得到的産物。

說起來有一點兒很有意思的事情:現在老外越來越多人提倡‘合餐制’,而國內越來越多人提倡‘分餐制’。

隨著大夏的發展和影響力增加,在西方這邊會用筷子、會講漢語那都是很時尚的事情,他們開始時候非常抵制合餐制,但是現在歐洲隨處可見的中餐館裡那是到處都能看到使用合餐制的外國人。

而在國內呢?越來越多的人提倡‘分餐制’,認為這是最先進的進餐方式。開啟電視都是‘使用公筷’分餐進食的廣告。

這分餐制好處確實很多,比如說‘衛生’,比如說‘減少食物浪費’。在荷蘭分餐制那是發揮到了極致,在荷蘭人家裡做客?一人一份絕不多做,沒有吃飽那是活該……

但是在大夏實施分餐制真的很難,畢竟中餐就不是適合分餐制的餐飲方式,而且大夏的飲食習慣和飲食文化都不適合分餐制,最關鍵的是:大夏文化裡講究親情、氣氛、營養等等,分餐制和大夏文化是格格不入的。

在大夏餐桌上如果有人說:‘咱們分餐吧’基本上也就等於:‘我很嫌棄你們’的意思。所以這是真的很難推廣的事情。

至於蕭鵬的態度呢?無所謂的事情,他支援推廣分餐制,但是也絕對不反對合餐制,準確的說在他家裡大多數時候都是合餐,只有來了外國客人才會分餐。

畢竟吃飯嘛,熱熱鬧鬧的吃的才香。

分餐制確實是衛生,對一些疾病來說確實可以減少傳播風險,但是作用真的沒有想象中那麼大,看看全球疫情不就知道了?使用‘不衛生’的合餐制的大夏控制住了疫情,而實施‘衛生先進’的分餐制西方各國的疫情卻無法控制,對於那些傳染性疾病來說,分餐制還是合餐制真的不是控制疾病傳播的關鍵。

在大夏合餐制的存在是因為他有另外的社會意義,推廣分餐制是沒錯的,但是直接上來一刀切?這真的不現實。

什麼吃火鍋的時候一人一個小火鍋?那最高興的應該是炊具廠;同樣年夜飯的時候大家一人抱著一個餐盒?

一個社會習俗的改變是需要過程的,不可能一天轉變過來,而在這個轉變過程中也會出現很多矛盾,就像現在國內很多提倡分餐制的人張嘴就是:‘浪費資源、封建主義糟粕’之類的貶義詞,其實真心沒有必要。

現代西餐實施分餐制是沒問題的,中餐怎麼分?一條魚怎麼分?一隻雞怎麼分?一條紅燒魚做好了,魚肉給我魚頭給你誰能接受?一人一條魚?那吃不了怎麼辦?豈不又是資源浪費?而且中餐也難以推行標準化製作啊!而且餐具清潔是不是需要使用更多的資源?

自己想要分餐制自己就分,非要站在一定高度上指責別人?那才是真正的沒素質的表現!

安排完晚餐後蕭鵬問道:“阿爾佈雷特,你還沒說你來找我有什麼事情呢?”

阿爾佈雷特笑道:“蕭,我是來給你送禮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