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人提起‘敦刻爾克’這個地方都氣的咬牙。

大導演諾蘭一部《敦刻爾克》讓全世界感受到了戰爭的殘酷,裡面湯姆哈迪飾演的飛行員讓人印象深刻。故事內容講述的就是二戰時期四十萬英法聯軍被德國包圍困在了敦刻爾克無路可退,這時候英國發展了‘舉國之力’把困在法國的英國士兵撤回本土,史稱‘敦刻爾克大撤退’。

電影一推出後可讓一些公知跟打了雞血一樣的興奮,在網上拼命地感嘆英國的偉大!這是‘人性的光輝’。瞧瞧那麼多英國人這麼團結冒著炮火去拯救那些士兵,人家這才叫‘不拋棄不放棄’!

不過法國人對這部電影倒是另外一個意見,在他們眼裡這部電影就是個‘洗白片’,真正歷史上的英國可以說是‘既拋棄又放棄’賣了隊友賣自己人的典型,而‘敦刻爾克大撤退’就是其中最確鑿的證據。

事實上站在旁觀者角度來看法國人也差不多。

二戰爆發之前,英國和法國以及波蘭建立了盟友關系,當時他們說好了,如果德國敢入侵波蘭?英法兩國就直接跟德國開戰。

而德國入侵波蘭後,英法兩國也沒有違約,直接宣佈了同德國宣戰,但是基本上都是口頭宣戰。其中法國還裝模作樣的把士兵向德國邊境推進了幾公裡,而英國連裝都懶得裝,一直到波蘭亡國之後他們才把士兵派到了法國。

事實上當時德國入侵波蘭是傾舉國之力,如果當時英法直接進攻德國基本也就沒有第二次世界大戰。

而德國打完波蘭之後開始對付英法聯軍,一通暴揍後英法四十萬聯軍被困在了敦刻爾克。

這時候英國就開始了‘賣隊友’的騷操作。

當時法國人的想法是:我們畢竟四十萬人,直接突圍撤回巴黎然後跟德國決一死戰,結果英國人自己卻溜了,也就是電影裡英國人跑上海灘撤回英國的那段。這裡的大撤退是沒有和法國商量的結果。

留意電影也會發現,撤退的都是英國人,可是畢竟是英法聯軍,法國人呢?

當時的法國士兵在和德國人火拼!而這時候英國人不但沒幫忙,反而自己開溜了……

電影《敦刻爾克》上映後法國人是徹底怒了:因為這部電影裡壓根就沒提那麼一群殿後的法國士兵!只描寫了英國人怎麼救人的。

感情那麼多人就白死了!

事實上英國人在二戰中賣隊友的事情不是一件兩件。

老美往歐洲運送戰略物資派了36艘商船,英國軍艦負責護送,結果護送了一半聽說德國人來了英國軍艦直接溜了,36艘商船被德國人一口氣擊沉了24艘,氣的老美要跟英國‘恩斷義絕’;後來東瀛進攻緬甸,英國又忽悠華夏遠徵軍過去,結果遠徵軍過去後英國人又跑路逃到了印度,還扔了一大堆軍火留給東瀛人。

順便一提,當時在緬甸帶領英國人跑路的人叫哈羅德亞歷山大,當年也是他在敦刻爾克帶領英國人扔下法國人逃跑的。可能就是因為在敦刻爾克做的事兒不地道所以才被調到了緬甸,結果在緬甸他又再來了一次,標準的英國版‘範跑跑’。先坑法國再坑華夏,這個哈羅德亞歷山大也是個人物!

蕭鵬還在那裡看海圖,對講機卻傳來陳誠的聲音:“老闆,你最好上來看看,我們遇到麻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