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3章 九百年的秘聞(第1/2頁)
章節報錯
第453章 九百年的秘聞
蕭鵬的感嘆不是沒有原因的,這本書起碼有半個乒乓球桌那麼大,厚度則接近一米,封面是木板包裹牛皮。這樣的‘書’起碼要幾個成年人才能搬得動!
他翻開封面之後更是嚇了一跳:他以為這麼大的書裡面文字應該也很大,結果裡面寫著密密麻麻的蠅頭小字,再仔細一看裡面的內容,好家夥,所有字母蕭鵬都認識,但是連在一起他就徹底糊塗了!
這尼瑪是拉丁文!
我們平時學的‘英文字母’其實就是拉丁字母,只不過拉丁字母沒有小寫,早年的拉丁字母一共24個,後來才變成的26個。
拉丁文原來就是義大利中部的一種小範圍內的方言,自從羅馬帝國崛起後,這種語言也變成了羅馬帝國的官方語言。
但是這語言實在是忒難學了!裡面有複雜曲折變化體系。詞尾後面通常都要新增字尾。想要學拉丁文就要從一開始就死記硬背相當多的規則才行。
當年德國詩人海涅就曾經吐槽過拉丁語到底多難學,他的原話是:如果羅馬人要先學好拉丁文那他們大概是沒有時間征服世界的。
由於拉丁文確實難學,所以現在基本成了‘死語’,也就是沒有什麼人使用的語言。但是它一直是天主教會的官方語言,梵蒂岡那邊就說拉丁語。當年教皇本篤十六世召開記者發布會宣佈退位成為第一位活著就退位的教皇。結果那場記者發布會上幾乎所有記者都不懂拉丁語,只有一個女記者懂一些拉丁語聽明白了他的話,然後搶了個大頭條。
海蒂這時候卻又補了一刀:“這是古典拉丁語。”
“噗!”蕭鵬聽後差點噴血。
古典拉丁語就是最古老的拉丁語。
如果用最直白的方式來說古典拉丁語和通俗拉丁語的分別,那就相當於華夏人眼裡的《詩經》和《唐詩宋詞三百首》的區別。
“這到底是什麼?”蕭鵬問出了自己心裡最大的困惑。
海蒂解釋道:“從1185年的時候,腓特烈三世以‘女婿’的身份成為了‘紐倫堡索倫’伯爵改名腓特烈一世,那時候索倫家族也改成了霍亨索倫家族,從那時候起,腓特烈一世就讓史官記錄下家裡發生的任何事情。到了1200年霍亨索倫家族分成了兩支,而現在你眼前的就是法蘭克尼亞分支的皇家歷史。一直到威廉二世被推翻為止。由一代又一代史官記錄完成。歐洲大多數貴族家族都會這麼做的的。”
蕭鵬點了點頭表示理解,畢竟華夏古代的皇帝也會找史官記錄下類似於‘起居注’的玩意。難怪上面都是密密麻麻的蠅頭小字了。
“等下!”蕭鵬突然想起什麼,指著厚厚的書籍道:“你是說腓特烈一世九百年前就準備了這麼厚的一本書讓後人記載?”
海蒂搖了搖頭:“每過一段時間都會重新編纂整理一次,你現在看到的這本是威廉二世的末代史官安卓坦尼斯用了幾年的時間重新抄錄的。”
蕭鵬聽後吹了聲口罩:“我勒個去,這麼說這些史官都知道很多皇室秘聞啊!”
海蒂點點頭:“所以那些史官的下場都不算很好。”
這時候一邊的薩博卡神父說了幾句話,蕭鵬不明所以看向海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