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斯卡爾道:“我家的廚師也做不到。”

蕭鵬一臉黑線:“那我醜話說在前面啊,這都是正宗的中餐,是沒有被改良過的我們華夏人自己的吃法,如果你們吃的不合口味可別怪我!我先幹為敬,大家隨便吃!”

他嘴上說這些菜是純正的中餐其實也有所改變,當然這裡的改變不是指料理的做法,而是指進餐制,每份菜裡都有一份大湯勺用來分餐。

華夏的合餐制在歐洲人眼裡是打心裡抗拒的,這不符合他們的生活習慣。

出來久了蕭鵬才明白一句話就是:沒有好壞只有不同。

人們最喜歡的事情就是喜歡碰到事兒非要分個高下,什麼外國這點兒好,華夏這點兒好,其實真的沒有必要。

分餐制好不好?確實好!比合餐制衛生的多。但是合餐制卻又是社會進步的的象徵:

在華夏北宋之前都是分餐制,之所以到了北宋年間改成了合餐制是因為北宋商業經濟高度繁榮,飲食文化商業化進一步繁榮。食材也多烹飪式樣也多。美食在那時候起從豪門貴族走向街頭百姓,實行合餐制是社會經濟水平進步的體現。

而到了西方會發現,這裡的食物比起中餐來說顯得單一枯燥,所以分餐制適合這裡。非要較真把分餐制合餐制分個高下實在沒必要。

蕭鵬還擔心純正的中餐不適合他們的口味,事實證明蕭鵬多慮了!除了帕斯卡爾外,所有人吃的都很盡興。

而帕斯卡爾之所以吃的不盡興,是因為他不會用筷子。

就連菲利克斯都很熟練的掌握了筷子,帕斯卡爾卻拿著刀叉一臉尷尬他從沒有吃過中餐。

他開始想學習如何用筷子,當他把第四顆紅燒冬瓜球夾出盤子外後,他就直接換了刀叉。

不過他對自己不會用筷子這事耿耿於懷,一邊吃一邊嘀咕道:“真不明白你們為什麼要用筷子,刀叉不是比筷子好用多了麼?你們看,刀子可以用來切,剩下的事叉子就能完成,你們吃牛排的時候筷子一點兒用都沒有好吧?”

蕭鵬咧嘴笑道:“我們中餐又沒有煎牛排,用刀叉幹什麼?”

帕斯卡爾聽後眨眨眼:“可是你看,吃飯的是一件很快樂的事情,用筷子就把這個事情複雜化了!”

蕭鵬撇嘴道:“不會用筷子就不會用,又沒人笑話你。你強調那麼多幹什麼?什麼叫用筷子把事情複雜化了?我左手可以拿著酒杯右手拿著筷子,你試試這兩件事同時進行?”

帕斯卡爾看了看手裡的刀叉又看了看一邊的酒杯,說話沒有底氣道:“什麼叫我不會用筷子?我只是不屑於用。再說了,支援環保主義,做筷子要砍伐木頭這樣太不環保!”

蕭鵬嘆氣道:“小帕,你的智商有待於充值啊!你瞧瞧你手裡的筷子是木頭做的麼?那是竹子做的,竹子是什麼?草本植物!一年長出一大片!你說製作刀叉需要冶煉鋼鐵不環保還是濫伐竹子不環保?不會用就不會用,我們都不笑話你!你別這麼強詞奪理好不好?你看菲利克斯都在笑話你呢!”

菲利克斯還在那裡低頭啃排骨呢,聽了蕭鵬的話一臉茫然的抬起頭,我沒笑話帕斯卡爾啊,這關我什麼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