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回饋聖教的百姓,整個南陽府的百姓都豎起了耳朵,那副模樣比任何時候都要認真。

楊奇偉坐在辦公桌後,雖看不到各地百姓的模樣,卻也能想象得到各地的情況。

他堅定道:“我曾經許諾過,聖教要建立一個真正屬於人民的國家。”

“可能至今很多人都不知道,也想不明白,真正屬於人民的國家,應該是什麼樣子。”

“但,沒關係。”

“以後,你們將看到真正屬於人民的國家,全天下的百姓也將看到什麼是真正屬於人民的國家。”

“現在,我宣佈聖教的以下新政。”

“廢除徭役。”

“自此以後,凡聖教控制疆域,朝廷不可無償徵調民力,使百姓為朝廷修建宮殿,挖掘河道,修整官道~~~”

楊奇偉的聲音堅定且誠懇,每一個都彷彿一把鑰匙,開啟了一道束縛百姓的枷鎖。

隨著楊奇偉的話,整個南陽府,以及山西,陝西各地的義軍,百姓,瞬間沸騰起來。

“天啊,我這是做夢了嗎?”

“這,應該不是做夢吧。”

“觀音菩薩在上,廢除徭役,這,這,這是活菩薩下凡啊。”

“嗚嗚,教主真是活神仙,真是活神仙啊,自古以來,哪裡有廢除徭役的君王,便是傳說中的聖王也做不到啊。”

“可不是嗎,徭役猛如虎,不僅要倒貼錢給朝廷幹活,還可能要命。從古至今,哪裡有免除百姓徭役的君王,教主此舉真是功德無量。”

“哎,教主的想法雖好,可若是不讓百姓服徭役,將來修理官道,河道的事情,誰來做?”

“你個笨蛋,教主只是說不能無償,沒說不做這些事啊。”

“就是,聖教現在不也是四處招工,修建學校什麼的。”

“這倒也是,不過這需要多少錢糧啊。”

“你個蠢貨,聖教都不急,你著什麼急啊。”

天下百姓或歡呼,或激動,或議論。

楊奇偉講完了廢除的徭役,頓了頓,右手拿起放在一旁的茶杯,喝了口水。

他的食指輕輕磨蹭著茶杯的杯壁,繼續道:“自上古至今,天下君王總喜歡提禮儀,君臣之禮,君民之禮。”

“什麼是皇帝能享受的東西,什麼是官員能享受的東西,什麼是他們能享受,百姓不能享受的東西。”

“更是因此劃分了士農工商等等戶籍。”

“就說這大明朝的太祖朱元璋,曾在洪武二十五年下令,庶民、商賈、技藝人員、步軍以及軍下餘丁、管步軍總小旗、官下家人、火者、皂隸、伴當、在外行醫、占卜、陰陽之人等,皆不被許可穿靴,只能穿皮扎,違者處以極刑。”

“唯有文武百官以及同籍的父兄、伯叔、弟侄、子婿,還有儒士、生員、吏典、知印、承差、欽天監文生、太醫院醫生、瑜伽僧人、正一教道士、將軍、散騎舍人、帶刀之人、正伍馬軍以及馬軍總小旗、教讀《大誥》的師生等,允許穿靴。”

“這些狗孃養的東西,為了彰顯自己的尊貴,連百姓穿什麼靴子都要管一管,否則就要砍頭。”

“至於其他方面的束縛,衣食住行,就更多了。”

楊奇偉的聲音毫不掩飾自己的不屑,以及蔑視。

各地百姓同樣連連點頭。

他們對大明朝的種種等級制度,更是深惡痛絕。

楊奇偉繼續道:“自此以後,廢除士農工商賤籍等戶籍制度。”

“凡我聖教治下的百姓皆為國家公民,享有同等的權利與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