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畝產千斤,百姓可得安樂否?(第1/2頁)
章節報錯
小西渡,一個多姓雜居的村落。
村裡百姓主要由李、趙、馬三姓構成。
冬日的陽光慢悠悠爬上三竿,雖是十一月,寒意凜冽,可小西渡的百姓們依舊忙得熱火朝天。
田間,有人弓著身子,細細檢視作物的長勢,不時伸手撥弄麥苗;
溪水旁,垂釣者靜靜坐著,魚竿穩穩握著,眼睛緊盯水面;
還有些人揹著竹簍,穿梭在山林間,採摘草藥、野菜,補貼家用。
一輛裝飾精美的馬車,車輪吱呀作響,緩緩行駛在通往小西渡的土路上。
馬車行至田間地頭,突然停住。
車門開啟,下來三個人,正是楊奇偉、陳圓圓和李香君。
三人站在田埂上極目遠眺,大片大片的冬小麥像翠綠的絨毯,從腳下一直鋪向天際。
麥苗在寒霜的輕撫下,閃爍著堅韌的光澤,微風拂過,發出沙沙的輕響。
田埂邊,幾簇枯草在風中瑟瑟顫抖,莖稈早已乾枯,卻依舊頑強地紮根在泥土裡。
不遠處,三位老人正彎腰檢查麥苗的生長情況。
他們瞧見從馬車上下來的三人,又瞥了眼馬車周圍,六名攜帶利器的護衛,兩兩對視,眼中閃過一絲詫異。
雖說不清楚三人的來歷,但單看那氣派的馬車、精緻的服飾,還有隨行護衛,便知這三人非富即貴。
三位老人簡單交換了下眼神,一位身材黑瘦,臉上刻滿歲月風霜的老人,邁著不緊不慢的步子走了過來。
另外兩人握著農具,站在原地,目光中帶著幾分警惕,時不時打量著這一行人。
老人走到田間地頭,雙手抱拳,向楊奇偉三人拱了拱手,臉上帶著一絲戒備,問道:“幾位貴人,不知從何處來,又要到哪裡去?”
楊奇偉趕忙拱手回禮,臉上掛著和煦的笑容,說道:“從縣城來,打算到小西渡村逛逛。聽聞小西渡村的桂花酒遠近聞名,特意前來品嚐一番。”
聽到這話,老人臉上的戒備之色緩和了許多,他捋著鬍鬚,笑著說:“貴人眼光獨到,咱們小西渡村的桂花酒,在這方圓百里,那可是出了名的甘甜可口。”
“不過,貴人若是想喝到最好的桂花酒,恐怕來晚嘍。”
說完,老人滿臉羨慕地又捋了捋鬍鬚。
楊奇偉眼中閃過一絲好奇,追問道:“哦?這是為何?”
老人嘆了口氣,解釋道:“咱們小西渡村,以前釀酒手藝最好的是老李頭,大名李泉。”
“前陣子聖教的人過來,把老李頭請走了,聽說給的薪酬高得很吶!”
“如今老李頭一走,想喝最好的桂花酒,怕是沒指望了。”
楊奇偉聽後,不禁笑了笑,說道:“那可真是可惜了。”
說罷,他微微彎下腰,輕輕撫摸著麥苗,臉上帶著笑意,“老丈,這麥子長得可真好,今年有望大豐收啊。”
老人咧開嘴笑了笑,回應道:“要是能豐收,那自然再好不過了!”
楊奇偉接著問道:“老丈,就眼下這年景,每畝地能收多少糧食?”
老人皺著眉頭,思索片刻後說道:“要是老天爺賞飯吃,每畝地怎麼也能有兩百來斤,上好的田地,能達到三百斤。”
“可要是老天爺不照顧,一畝地能有一百來斤,就謝天謝地嘍。”
楊奇偉微微點頭,轉過頭,笑著看向陳圓圓和李香君,問道:“要是全天下的田地都能畝產翻倍,就像這片麥田,能畝產六百斤,你們覺得天下百姓能安居樂業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