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皇權治國之道,利出一孔(第2/3頁)
章節報錯
唐文書的語氣變得有些嚴厲,冷聲道:“長此以往,朝廷還能驅使百姓嗎,還能隨意操縱掠奪百姓嗎?”
“唯有利出一孔,以朝廷的名義將天下致富的渠道壟斷,才能讓百姓甘心為朝廷效死。”
“故而,要打壓私商,設立官商。”
“但打壓私商只是手段,並非目的。”
“真正的目的,還是要讓天下人為朝廷所用。”
“因此,有了科舉制度。”
“科舉的目的,不是為朝廷選官選才,而是要困住天下的聰明人,讓他們安心跟著朝廷,順從朝廷。”
他一邊說著,一邊輕輕搖頭,心情複雜。
別人是科舉制度的網中之鳥,自己又何嘗不是。
唐文書一口氣說到這裡,感覺有些氣喘。
他微微喘了幾口氣,而後深深地嘆息一聲。
“自古以來,天下各國皆是這等政策。”
“可那魔教竟然打破常規,要還政於民,還權於民。”
“雖不知其是否真心實意,但天下聰明人甚多,商人、寒門士子。”
“這些人或有才學,或有財富,但不得志,不得權。”
“尤其是那些不在朝廷功名序列的私商,更是如此。”
“魔教這份宣傳若是擴散,天下私商必然聞風而動,心向魔教。”
唐文書說到這裡,聲音中帶著一絲焦急,彷彿已經看到了私商們紛紛投靠魔教的場景,憂慮更重。
他嘆道:“而天下寒門士子讀得是聖賢書,學得是孔孟之道。”
“孔孟之道的最高追求,便是三皇五帝的上古之治,天下大同,君臣相怡。”
“魔教這份宣傳,對寒門士子的誘惑太大。”
“有了商人、寒門士人的支援,魔教便有了改朝換代的基礎啊。”
唐文書說到這裡,再次重重地嘆了口氣。
“哎。”
一聲嘆息,唐文書以手扶額,靠在柱子上。
哪怕是北方流寇聚眾二十萬,他都不曾有半點擔憂。
流寇,到底是流寇,不懂治國,不懂生產,不懂分配。
別說世家子,便是寒門士子,也看不上那些流寇。
但!
南陽府的這夥亂臣賊子截然不同。
他們明顯懂得治國之道,更懂得如何籠絡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