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群中,有人好奇地看了看劉思行手裡緊攥著的宣傳單,忍不住開口問道:“後生,這治國四問到底是啥呀?”

劉思行緊緊攥著宣傳單,眼中綻放出從未有過的熾熱光芒,彷彿那光芒中蘊含著無盡的希望與力量。

他激動地喊道:“斷天下王朝根基之利器!”

“啊~~~”

聽到這話,圍觀的百姓們紛紛發出驚訝的呼聲,臉上滿是難以置信的神情。

“俺的娘嘞,這什麼治國四問,到底是啥寶貝啊,咋就這麼厲害呢?”,一位中年婦女瞪大了眼睛,滿臉疑惑地說道。

“你個笨蛋,既然叫治國四問,那肯定是四個問題唄,又不是啥寶貝。”,旁邊一位年輕小夥子撇了撇嘴,略帶不屑地說道。

“額,啥問題能有這麼厲害,還能斷天下王朝的根基,就算是神仙來了也辦不到呀。”,另一位百姓撓了撓頭,滿臉迷茫地說道。

“你不是也有宣傳單嗎,自己看看不就知道了。”,有人提議道。

“廢話,我也就會寫自己的名字,哪裡看得懂這個呀。”,那人無奈地擺了擺手,臉上露出一絲尷尬。

“後生,快和我們說說,這治國四問都是哪四問呀。”,一位老者急切地說道,眼中滿是期待。

劉思行看著眾人期待的目光,神情鄭重地說道:“治國四問,第一問:為什麼需要國家。”

他的聲音沉穩而有力,彷彿在宣讀著一份神聖的宣言。

“第二問:國家的權力是否應該受到限制。”

“第三問:如何限制少數人的暴政。”

“第四問:如何限制多數人的暴行。”

眾人聽著劉思行的講述,面面相覷,臉上滿是茫然之色,完全不明白這四個問題到底有什麼重要之處,又厲害在哪裡。

劉思行本來就沒指望眾人能夠立刻明白這些問題的深意。

如果不是熟讀史書,對國家制度有著深刻的研究和思考,根本無法理解這四個問題所蘊含的巨大威力。

他知道,這四個問題的答案,足以改天換地!

說完之後,劉思行目光灼灼地看向楊奇偉,眼神中充滿了期待和敬仰。

楊奇偉面帶微笑,溫和地說道:“這四問是我提出來的。”

他並沒有說謊,這四個問題的確是他提出來的。

只是這四個問題的答案,涉及到了前世眾多著名學者的思想和理論。

為什麼需要國家?

這個問題的答案運用了盧梭的《社會契約論》,霍布斯的《利維坦》,以及三皇禪讓制等相關資料。

國家權力是否應該受到限制?

這個問題的答案運用了孟子、墨子的思想,譚嗣同的《仁學》,洛克的《政府論》,孟德斯鳩的《論法的精神》,康德的《法的形而上學原理》等作品。

如何限制少數人的暴政?

這個問題的答案運用了孟子、譚嗣同的《仁學》,托克維爾的《論燈塔的民主》,孟德斯鳩的三權分立等理論。

如何限制多數人的暴行?

這個問題的答案運用了約翰?密爾的《論自由》,漢娜?阿倫特的《極權主義的起源》,羅爾斯的《正義論》,托克維爾的《論美國的民主》等內容。

可以說,這四個問題的答案,匯聚了前世東西方几千年的思想精髓,是現代文明起源與發展的重要基石。

沒有這些思想理論,根本不可能有現代文明的誕生和發展。

這也是楊奇偉精心準備的大殺器,是他推動社會變革、實現理想的重要武器。

從古至今,無論是前世還是今生,推動社會變革最強大的力量,始終是那些有智慧、有學識但並不掌權的知識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