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唯有人民永恆,方能國家永恆(第1/2頁)
章節報錯
雖是深秋時節,絲絲涼意縈繞四周,但臺下密密麻麻的百姓們,卻絲毫感受不到這秋日的清冷。
他們只覺熱血在體內沸騰翻湧,彷彿憑空生出了一股股熾熱的力量,這股力量說不清、道不明,卻讓他們內心激動不已,既感動得眼眶溼潤,又有些莫名地想哭。
尤其是那些上了年紀的老人,更是淚眼婆娑,目光痴痴地望向楊奇偉所在的方向,淚水順著臉頰上歲月刻下的溝壑緩緩滑落,打溼了他們破舊的衣衫。
楊奇偉靜靜地佇立在那裡,沒有開口說話,只是目光堅毅如炬,深情地凝視著臺下的百姓。
他的眼神中透著堅定,彷彿在向百姓傳遞著一種無聲的力量,給予他們信心與勇氣。
時間彷彿在這一刻靜止,不知過去了多久,人群中突然有人扯著嗓子,用盡全身力氣高呼道:“教主萬歲。”
這一聲呼喊,猶如平地炸響的驚雷,又彷彿是開啟一個嶄新時代的激昂號角,瞬間點燃了全場的熱情。
人們紛紛被這股情緒感染,激動地跟著高呼起來:“教主萬歲。”
“教主萬歲。”
此起彼伏的呼喊聲匯聚在一起,形成了一股強大的聲浪,震得周圍的空氣都為之顫抖。
“嗚嗚,多少年了,多少年了,咱們讀書人也終於等到了這一天,等到這聖皇之治。”,一位身著長袍的老者,滿含熱淚,聲音顫抖地說道。
“哎,若楊教主真能做到這一切,當真是儒家聖皇在世。”,旁邊一位年輕的書生附和道,眼中閃爍著憧憬的光芒。
“呸呸呸,什麼儒家聖皇,若楊教主能做到,可比聖皇更加偉大。”,另一個聲音大聲反駁道,語氣中充滿了對楊奇偉的崇敬與期待。
“還是要再看看,雖然楊教主的想法很好,但想要重現上古時代的聖皇之治,重現三皇五帝的禪讓之治,又豈是那麼容易的事情。”,人群中也有一些較為冷靜、有見識的人,他們雖然同樣情緒激動,但還是保持著一絲理智,低聲議論著。
在大明皇朝這樣的制度下,除了高高在上的皇族,又有誰能真正安全?
答案是沒有!
在這殘酷的制度下,多少生前權勢滔天、威風八面的大臣,最終都落得個滿門抄斬、抄家滅族的悲慘下場。
諸如李善長、藍玉、于謙、嚴嵩、嚴世藩、張居正等等。
在他們所處的時代,朝堂之上又有幾個臣子能比他們更加顯貴?
可最後的結局又如何呢?
還不是在皇權的擺弄下,淪為了政治鬥爭的犧牲品。
楊奇偉靜靜地聆聽著百姓們的歡呼,神色莊重地說道:“大明的國,是一人之國。一人之國,焉能長久。國非一人之國,乃天下人之國。”
他的聲音沉穩而有力,如同洪鐘般在人群中迴盪:“我們唯有打破大明,建立這樣的國家,才能真正做到長治久安,永恆不朽。”
“而我們聖教要全力以赴去做的,就是打破大明的束縛,建立一個人民永恆的國家。”
此話一出,原本沸騰喧鬧的百姓們瞬間安靜了下來。
他們瞪大了眼睛,緊緊盯著楊奇偉,眼神中滿是震撼與感動。
此刻,他們的眼神、他們的表情,無不因內心的激動而微微顫抖著。
人民永恆!
這短短一句話,如同璀璨的星辰,照亮了百姓們心中那片黑暗已久的天空。
他們從未聽過如此動聽的讚美。
楊奇偉稍作停頓,讓百姓們有時間消化剛才的話語,而後繼續說道:“可能有人會感到疑惑,我們聖教不辭辛勞、全力以赴去建立這樣一個國家,到底追求的是什麼呢?”
他目光緩緩掃過全場,而後斬釘截鐵地說道:“答案很簡單。”
“到了那時,每個人的付出都將得到應有的回報。”
“到了那個時候,聖教的所有人,每一位為了建立人民國家而拼搏奮鬥的人,都會收穫屬於自己的成果。”
“這份回報,與以往一家一姓統治天下時截然不同,不再是皇帝與貴族如強盜般肆意瓜分天下,瓜分百姓。”
“食天下者,天下人食之。”
“皇帝與貴族分食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