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奇偉目光淡淡地瞥了眼那條紫色訊息,微微蹙起眉頭,若有所思。

在他的記憶裡,崇禎四年的李自成還只是闖王高迎祥麾下的一員,遠非後來那個威名赫赫、震動天下的闖王。

當然,這些過往的身份地位在當下並非關鍵。

真正讓他在意的是,李自成怎麼會毫無徵兆地出現在此地!

楊奇偉暗自思忖著,也沒了繼續欣賞外面百姓的閒情逸致。

隊伍仿若一條蜿蜒的長龍,繼續穩步前行。

不多時,便抵達了祭祀現場——碼頭旁的一片空曠之地。

這兒,正是此次祭祀唐縣河伯的核心區域。

但見寬闊的河畔邊,一座專為祭祀而建的祭壇高高聳立。

祭壇整體由木料精心搭建而成,在日光的輕撫下,散發著溫潤而柔和的光澤。

整座祭壇選用的皆是上乘檀木,其紋理細膩而緊密,質地十分堅實。

祭壇呈極為規整的四方形,每一條邊都延展數丈之長,四面的臺階錯落有序,每一級臺階都是由整根木料精雕細琢而成。

臺階之上,匠人們施展精湛絕倫的技藝,刻畫出蜿蜒曲折且靈動逼真的水紋。

這些水紋線條流暢自然,遠遠望去,仿若潺潺流動的河水,又好似河伯麾下那些靈動水族自在遊弋的軌跡,每一處細節都彰顯著匠人們的用心與巧思。

祭壇的正上方,一座神龕醒目地映入眾人眼簾。

神龕由名貴的紅木打造,經由能工巧匠之手,盡顯繁複精妙的工藝。

龕頂採用的是歇山式設計,飛簷斗拱層層疊疊地交錯排列。

每一處斗拱都被精雕細琢,邊緣打磨得圓潤光滑,遠遠看去,恰似展翅欲飛的鯤鵬,氣勢恢宏不凡。龕身的四周,滿是精美絕倫的雕刻。

一側栩栩如生地刻畫著河伯駕乘華麗龍車巡視河道的威嚴場景,河伯身形高大偉岸,神態莊重肅穆,身旁的蝦兵蟹將們形態各異,有的手持鋒利兵器,有的則躬身謙卑侍奉,每一個細節都刻畫得活靈活現。

另一側展現的是仙女於水中翩翩起舞的美妙畫面,仙女的衣帶隨風輕盈飄動,線條飄逸流暢,彷彿正與潺潺水流交織共舞,就連衣袂上的花紋都清晰可見。

此外,還有魚兒奮力躍出水面,濺起晶瑩水花的靈動瞬間,魚鱗閃爍著微光,水花飛濺的動態感被完美地呈現在眾人眼前。

神龕之中,供奉著河伯的神像。

神像以質地細膩的楠木雕刻而成,高大而威嚴。

神像身著精雕細琢的華美服飾,每一處褶皺都被刻畫得極為逼真,頭戴冕旒,冕旒上的玉珠顆顆圓潤飽滿,雕琢工藝精細入微。

神像呈現龍首人身之態,雙目深邃幽遠,凝視著遠方,仿若能洞察河流中的一切奧秘,面容祥和之中又不失莊重之感,讓人見之便不禁心生敬畏與祈願之情。

祭壇的周邊,懸掛著五彩斑斕的經幡。

經幡以堅韌的絲綢為底料,邊緣處用細密的針腳繡上了精緻的花邊。

幡上繪著神秘莫測的符文與象徵水的精美圖案,符文線條流暢自然,圖案栩栩如生,彷彿蘊含著某種神秘而強大的力量。

微風輕輕拂過,經幡獵獵作響,彷彿正在向河伯虔誠地傳遞著人間百姓的敬意與祈願。

祭壇之下,是一片開闊敞亮的場地。

此刻,以劉氏家族為首的數十位士紳,早已在此畢恭畢敬地恭候多時。

為首之人,正是劉氏家族的族長劉長庚。

至於廟祝等人,並未出現在此處。

廟祝在這祭祀儀式中代表著河伯,是河伯在人間的代言人。

按照古老的傳統,需得主持儀式的官員親自將廟祝,也就是象徵著河伯的人請出來。

劉長庚等人遠遠望見聖教的將士們,神色微微一變,內心暗暗震驚不已。

這魔教的實力著實可怖,數千身著重甲計程車兵,可不是一般勢力能夠輕易擁有的。

放眼整個大明王朝,恐怕都難以找出幾個能有這般雄厚實力的勢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