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第1/2頁)
章節報錯
第58章
當年王家家道中落, 貴妃父母相繼去世後,孤身一人上京城投奔她親姑母,寄居在嚴家。而陶黎乃是嚴太尉身邊的一個幕僚, 因為常常出入嚴府, 一來二去, 與府中的表小姐對上了眼,二人竟然瞞著眾人有了私情。
那年恰逢新帝登基後的第一年選秀, 嚴家當然不會錯過這個在後宮安插耳目, 來鞏固自己前朝勢力的機會, 自然也要送適齡女進宮參加選秀, 嚴家無女, 表小姐便成了不二之選。
可表小姐與陶黎那時已經私定終身,愛的難分難解,得知嚴家要將她送入宮, 哪裡肯,要與陶黎約定私奔。那陶黎是個假仁假義的偽君子, 嘴上答應了表小姐要帶她遠走高飛,可真到那一日, 二人都已經除了城門了,陶黎卻因為不捨得拋棄這眼看到手的功名利祿, 臨時反悔,二人被抓回了嚴家。
表小姐看清了陶黎的為人, 對情郎心灰意冷之下同意入宮,但是有一個條件, 既然陶黎因為前途負了自己,害了她一生,那她偏要毀了他最看重的東西, 她提出的條件是要嚴家將陶黎逐出京城,永世不許回京。
經過嚴家的悉心調、教,表小姐也的確不負期望,進宮之後很得聖心,成了一度寵冠六宮的當朝貴妃。而陶黎被逐出京後,輾轉來到了南楚,進了皇家馬場當了名最末等的馬夫。也是陶黎命中應有富貴,一日皇室舉行圍獵,陰差陽錯,救下了因為馬受驚而差點墜馬的公主。
陶黎被帶到皇帝面前領賞的時候,皇帝見此人雖為馬夫,但儀表不凡,談吐不卑不亢,心中對他頗為欣賞,破例將他提拔為皇家侍衛,從此官運亨通,一路平步青雲。
而公主當日被陶黎救下後,對他心生好感,陶黎本就是風月老手,一下就看破了公主的心思,將用在王貴妃身上的那點手段故技重施到公主身上,引得公主對他痴心一片,大有非君不嫁之意。
就在陶黎做著駙馬夢的時候,南楚老皇帝一紙詔書下來,命公主嫁與大齊皇帝聯姻,公主誓死不從,命婢女帶話給陶黎,要他想辦法帶自己遠走高飛。
陶黎此時已是三品大員,前途無量,他既不想得罪公主也不想得罪皇帝,便哄騙公主,要她先假意答應聯姻,自己會在她出嫁大齊的路上,率人截住送親隊伍,將她帶走,兩人便可雙宿雙棲。
公主得了陶黎的承諾,放下心來,接了聯姻聖旨。可她一路從南楚的王都出發,一直到走進大齊的京都,都沒等來陶黎的人馬,這才明白,陶黎一直在欺騙自己,原來自己在陶黎心中的分量,遠不及他的前途重要,從前的海誓山盟不過都是些花言巧語,都是他藉著自己往上爬的手段。
公主死了心,為了母國利益,只得隱忍下來,嫁給了齊國的皇帝,被封為賢妃,卻因為情傷,神思鬱結,不久之後,因為難産,生下憲王之後崩逝。而陶黎卻在南楚春風得意,從一個地位卑下的馬夫一路官至二品中郎將。
柳昭將從趙恪那裡打探到的訊息完完整整,原原本本地給皇帝複述了一遍,皇帝聽的眉頭深鎖,臉色鐵青,若不是這個陶黎已經是個死人了,柳昭相信,哪怕他是個外國使臣,皇帝也一定會將他千刀萬剮以洩心頭之恨。
畢竟,身為一個男人,自己的兩個女人都曾被這個陶黎欺騙感情,玩弄股掌之間,是無論如何都不能忍受的,何況,他還是一國天子。
皇帝斜靠在椅子扶手上,目光精明地看著柳昭,沉聲問道:“趙恪知道賢妃的事不奇怪,怎麼會連貴妃的事也知道的這麼清楚,這其中會不會有什麼不實的地方?”
柳昭道:“回聖上,二皇子和臣說,這次南楚使團來我大齊,名單中本沒有陶黎,而是陶黎多次上書要求,南楚皇帝陛下才允準他來的。到了京城之後,二皇子發覺,陶黎曾多次瞞著他出四方館與人私下見面,後來又離奇死在皇宮裡,他覺得十分可疑,嚴審了陶黎的親隨,才得到一些有關陶黎曾在嚴太尉處做幕僚的資訊。又根據這些資訊,找到了兩個曾經在嚴府做過事的下人,才打聽出了陶黎與貴妃娘娘的舊事。”
皇帝拿起茶杯的手不可抑制地輕微抖了兩下,喝了口濃茶,極力抑制著心中的猜疑,剋制著怒火道:“嚴太尉不可能不認識這個陶黎,可這些事居然是由他國的皇子在朕的京城裡查出來告訴朕,可見朕的刑部,一個敢跟朕講真話的都沒有,養著的都是別人的好狗!”
柳昭見皇帝動怒了,下跪勸道:“聖上息怒,興許是刑部查案的方向都在憲王殿下身上,沒有想到還有貴妃娘娘與陶黎的這一層關系。”
皇帝怒極反笑,將茶杯摔在桌案上,灑出不少茶水,浸濕了一本請安摺子,道:“狗脖子上牽了繩子,那可不是主人牽著讓往哪兒走,狗就得往哪兒走。他們竟然還敢拿著一個背主忘義的賤婢的口供汙衊朕的皇子,是覺得朕年紀大了,就會昏聵到相信這些胡編亂造之語?!”
柳昭跪在地上,低著頭不敢回話,皇帝平複了下怒氣,默然片刻,在心中有了計較,拍了兩下椅背,道:“你先起來。這案子事關貴妃和賢妃清譽,不宜再查下去,朕會下旨讓刑部撤案,然後親自給南楚那邊一個交代。至於你方才和朕說過的話,不必再對外人道,明白嗎?”
“臣明白。”柳昭磕了個頭從地上起來,道,“那憲王那邊?”
皇帝眉頭皺的更深,父子之間心結已經繫上,怕是不好解開,沉吟半晌方道:“憲王既然是清白的,自然不必再圈禁……你跟佑臨說,讓皇叔去幫朕……幫朕好好勸勸他,讓他、讓他不要怪朕。”
“臣遵旨。”柳昭拱手領命,遲疑了片刻,又道,“那容大人他至今還在府裡閉門思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