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第1/2頁)
章節報錯
第22章
跟著傳話太監進了禦書房,柳昭始終低著頭,朝著禦案後那一道明黃的身影下跪行禮。
“起來吧。”皇帝的聲音依舊威嚴如昔,正低頭批摺子,手裡的禦筆沒停下,連頭也不曾抬起,“聽佑臨說,你是昨日回的京?”
柳昭從地上起來,垂眸道:“回聖上的話,是昨日回的。”
皇帝道:“佑臨特意向朕告了半天假,親自接你們進城,怎麼,你們的交情很好?”
柳昭心絃一緊,面上卻不動聲色:“世子念舊,還記得與臣在志學堂有過一年同窗的情誼,這些年在彭澤,也多虧了世子對臣的多方照拂。”
“你一說朕倒記起來了,佑臨好像是在志學堂念過一年的書,只不過他的確不是讀書的料子。”皇帝一個摺子批完,擱了筆,抬眼打量起柳昭,“幾年不見,朕瞧你的樣子倒沒什麼變化,還是當年那個在殿試上舌戰群儒的狀元郎。”
柳昭謙卑道:“臣當年蒙聖上青睞,欽點為榜首時不過十八歲,年少輕狂做下不少錯事。今年臣二十有二,雖然從外貌上看,不曾有變化,可若是這麼多年過去,心境上也沒有變化,那臣這些年也白活了。”
“哦?”皇帝被勾起了興致,拉長了聲音,沉吟道:“你說說看,心境上有什麼變化?”
柳昭道:“從前仗著自己有幾分才華,目空一切,做出許多狂悖之事,現在想來,實在不該。這幾年臣遠放在外,時常溫習孔孟之道,明白了該如何為人臣子。”
皇帝轉了轉手裡拈的一串琉璃手串,雙目微闔,似在沉思柳昭話裡的真假,道:“繼續說。”
柳昭拱手回道:“君君,臣臣。”
皇帝倏地睜了眼,“把頭抬起來。”
柳昭抬眸,對上皇帝似笑非笑的表情。三年過去,皇帝雖然已年逾半百,但保養得當,面容看上去依舊如中年人一般。只是兩鬢生了許多華發,眼尾是再精心保養也遮不住的歲月痕跡。
即使廢了太子,抄了丞相府,但這幾年嚴黨勢力的崛起,怕是也讓這位龍椅上的天子,一夜都難以安枕。
皇帝說話仍是帶著上位者慢條斯理的口氣,也帶著不容置疑的天家威嚴,“佑臨跟朕說,你有悔意。朕也看了子忱遞上來的摺子,你這幾年在彭澤做的,的確不錯,所以朕願意給你這個機會。”
聽如此說,柳昭又拜倒在地,“臣多謝聖上的信任。”
皇帝將手中的珠串隨意拋在桌上,笑道:“你如今也學起了其他人動不動就下跪謝恩的毛病了,朕倒還是真懷念當年的柳夢舟——書生意氣,指點江山的風采,有點初生牛犢不怕虎的樣子。”
柳昭聽皇帝似是有跟他說笑的意思,心裡明白今天這關算是過了,亦抬頭陪笑道:“聖上取笑了,臣當年是不知天高地厚。”
皇帝忽然又斂起笑意,正了臉色,“你既知‘君君,臣臣’,也當知‘父父,子子’。我朝最重孝道,朕不希望朕依仗的大臣家中,還有父子不睦的醜聞。”
柳家父子因何不睦,皇帝心裡自然有數,他想提點柳昭的是,既然已經有替皇帝辦事的決心,就應該放下當年謝家的事。
柳昭心中明鏡一般,面上做出悔意,點頭道:“臣明白。臣這幾年心裡也一直懊悔,但父親脾氣執拗,怕是不肯輕易原諒臣當年的不肖,臣也是不知道如何開口……”
皇帝面色稍霽,“朕也是人父,知道父子之間沒有隔夜的仇。柳尚書他脾氣是執拗了點,但你身為人子,也當先伏個軟。朕聽佑臨說,你回來了還不肯回柳府?”
這個嘴上不把門的朱佑臨,怎麼什麼事都往皇帝跟前說。
柳昭心中不厚道地問候了一遍朱佑臨,口中卻說:“臣早上已經回過家中了,正打算稍晚一點就搬回去。”
皇帝這才滿意地點了點頭,重新拿起一本摺子翻看,“既是如此那就好。今日就到這兒,你下去吧,但願你回去後不要忘了今日跟朕說過的話。”
柳昭舒了口氣,又磕了個頭退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