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遲遲看著她的目光充滿了驚喜,這姑娘在某些方面挺敏感。

“那你怎麼打算的?”

“複習。”

她看向易遲遲,目光認真又堅定,“遲遲,你也複習吧,高考遲早要開。”

什麼時候開她不清楚,也分析不出來,但她知道一點,國家想要發展,就缺不了文化人。

“你說術業有專攻,我覺得這話非常對!農民只會種地,他們搞不了科研,創新不了技術,也製造不了新的機器,更無法教書育人,這些行業都需要文化人來幹。”

好比隔壁不遠處的研究院,裡面全是文化人。

她拉了易遲遲的手,“到時候我們一起考大學,你看行不行?”

易遲遲,“……”

她能說她沒打算考大學麼?

不可否認,恢複高考後的大學生含金量特別高,可她一沒想要從政,二沒想著從軍,三也沒想著國家分配工作單位分房這些,讀四年大學的意義在哪?

若她原生世界沒讀過大學,那可以讀一次,體驗一下朝氣蓬勃的校園生活。

然而她讀了,還是以全省前五十的好成績進的雙一流,本科畢業後又去了聖馬丁,和時尚教父馬丁等人成了校友。

她缺校園體驗嗎?

不缺。

她缺學歷眼界和知識嗎?

同樣不缺。

相反,她的學歷眼界和獲得的知識,可以說超越這個時代的大部分人。

若她想要走從政或者從軍的路,考大學就成了必然。

可她沒打算走這兩條路啊,為了那一紙證書讀四年大學,對她的事業沒丁點幫助。

畢竟,她幹的是技術活。

學文學理都無法讓她的技術得到精進,至於設計……

別開玩笑了,我國最早的服裝設計、織染等專業,要到83還是84年才會正式出現。

這也意味著她要考大學的時候,不是學文就是學理。

除此以外,前幾屆大學招生,還將優先保證重點院校、師範農業院校,醫學等相關專業的院校招生。

從醫她不行,沒那天賦。

搞教育更不行,她就不擅長教孩子,沒那個耐心。

學文學理……

實在是沒興趣,人啊,得有自知之明。

也得對自己的路有著清晰的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