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比了個大拇指。

易遲遲的繡技可不止能賺外彙,關鍵是入了上面的眼。

想到她的繡技,古興華湧起一個想法,他露出一個溫和的笑容和她閑聊起來。

“小易啊,你知道鈎織品不?”

“知道。”

鈎織技術也屬於非遺,歸屬於抽紗手繡産品中的一類,品種繁多,囊括了鈎花製品、勾織品等等。

北方有乳山鈎織,以‘透、彈、密、柔、活’的風格特點,在抽紗製品中自成體系。

潮汕地區有手工鈎花,滬市有鈎針編結,還有……

總之,鈎織技術在我國非遺中屬於一個龐大的技術體系。

但她沒記錯的話,“現在大量出口的應該是鈎織防塵罩之類的産品。”

她看過老照片,七八十年代流行用鈎織防塵罩搭在諸如電視機、收音機等傢俱擺設上。

這玩意在國外受眾也挺廣,主要是便宜實惠。

沒辦法,現在我國能出口的産品多為廉價品。

技術換代出口高新産品還有得等。

古興華可不知道她心裡的想法,他只知道,他好像找到破局的方法了。

寧建東心裡也有了數,沒吭聲,和聞時做吃瓜群眾任由兩人閑聊。

“是啊,鈎織産品賣得挺好,但外賓對圖案不怎麼滿意,這不領導就把任務放下來了,可我一個大老粗哪懂這些啊,小易你能理解我的,是吧?!”

他眼眸亮晶晶看著易遲遲,稱呼也從易同志換成了小易,語氣更是和藹的跟喚自家小輩似的。

易遲遲不蠢,自然聽出了他話裡的潛意識。

如果可以,她很樂意幫忙,然而遺憾的事她雖然對鈎織這一非遺技術有所耳聞,但沒深入瞭解過。

一是沒那個時間,二嘛,她對鈎織沒興趣。

沒興趣自然不會去了解。

所以,她抱歉笑笑,“對不起啊叔,這個忙我幫不了你。”

“你不會?”

古興華很是詫異開口,易遲遲比他還要詫異,“我會的是刺繡,不是鈎織,為什麼叔你會覺得我應該會這個?”

“都是針線活。”

這個理由很好很強大,卻讓她哭笑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