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章 寫在最後
章節報錯
第314章 寫在最後
當我寫下“正文完”三個字的時候,突然有一種莫名的抽離感。
我猜測大概跟系統文裡的主角與系統剝離的那種感覺十分接近。
我曾經非常狂妄地想象,或許在某個時空裡,我是那個接近於造物主的角色,把榆榆從她並不順遂的人生中救贖出來,帶她走向寬闊平坦的通天大道。
但是寫著寫著,我發現自己其實更像一個媒介,是另一個時空的榆榆想要借我之口,講述這個靠自己的努力去獲得愛、並在愛中不斷成長的故事。
這本小說的正文最終定格在70字,書評段評加起來有五千多條。
無論好評還是差評,九成以上的評論我都看過,也根據評論改過一些不恰當地描述。
我知道這本小說的前十萬字頗有爭議,對此也確實是深感慚愧。
說沒有遺憾肯定是假的,原本想著寫完後大修一下,但發現大部分內容牽一發動全身,只好放棄。
放棄的同時還要安慰自己,那不是我的黑歷史,是我的來時路。
哈哈,開玩笑的。
最開始塑造榆榆這個人物的時候,我腦子裡面的關鍵詞是“卷”。
首播行業的錢太好賺了,以至於讓很多人有了不勞而獲的錯誤價值觀。
因此,本著一種“萬一有正在上學的年輕人看到,希望她能在小說裡獲取一些正能量”的想法,我動手塑造了這個不吃老本、一首在努力學習新技能的“卷王之王”。
當然,為了符合當下網文所需要的“爽感”,還是加了一些譬如美貌、天賦之類的金手指,但其實不管是文中的哥姐還是讀者,應該都會將關注點放在“她真的很努力”上吧。
如果能傳達到這一點,我就覺得足夠欣慰。
而榆榆本人所表現出的正義、善良、灑脫等特質,的確不是我刻意塑造。
甚至有一些我個人十分欣賞的品質,在一些讀者看來並不值得贊同。
不過這一點我認為無關對錯,只是一些價值觀的不同而己。
《金剛經》中有這麼一句話,說“應無所住,行於佈施”。
粗略地解釋,就是說做善事的時候不要在意對方的好壞是非,也不要在意做這件事之後是否會有對應的回報。
榆榆就是這樣的人。
她純粹,是個女俠,不願意計較己經過去的事,也不把那些小打小鬧放在心上。
她願意為人出頭,或許在很多人看來有點傻氣,但我始終認為這是她最可寶貴的人性弧光。
我看到一些評論,說榆榆過分善良。
其實我想說,“善良”無論如何都不應該用“過分”來形容,“聖母”也從來不該是一個貶義的詞彙——尤其當這份“善良”沒有傷害到任何人的時候。
順便,截至今日,這篇文的互動收益為254.52元,遵照171章節作者有話說的承諾,向春蕾計劃捐贈266元用於幫助山區女孩圓上學夢。)
ok,廢話就說這麼多。
感謝大家的包容和陪伴。
山高水遠,江湖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