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桑榆果斷掛上了停播通知,拉著夥伴們尋找合適的場地,重新錄制昨天的專場內容。

她這一停播就停了西天時間。

要不是粉絲群裡會不定期有物料流出,大家早就坐不住了。

其實按照桑榆的想法,她是想停夠一週的。

因為網際網路資訊更疊的週期就是一個星期,這樣一來,等她回歸的時候,就可以最大限度地不受之前熱搜的幹擾。

而桑榆這次被迫提前開播,主要也是發生了一些意外。

意外的來源,是她走紅之後,開始有人不斷挖掘她的所謂“歷史”。

這一挖,就從她的首播間挖到了她的大學,挖出了她小可憐的過去之後,又開始挖她的家庭——

然後,就挖出事了。

有好事者從桑榆的學校打聽到了她的孤兒身份,本著蹭熱度的想法,不遠萬裡趕往桑榆曾經生活過的福利院。

福利院的生活老師早就換了一批新人,前來探訪的人頗費一番周折,才找到了之前帶過桑榆的院長。

院長是一位看起來慈眉善目的小老太太,十分符合大家對“院長奶奶”的刻板印象。

桑榆對這位院長奶奶的評價不低也不高。

院長常年在縣城福利院這種沒有油水且又勞心勞力的單位工作,多多少少有點貪財,且十分摳門。

她對食物總是精打細算,飯桌上極難見到葷腥。

她也吝嗇於花錢帶孩子看病,動不動就是“抗一抗可以提高免疫力”。

甚至於福利院的孩子初中畢業之後大多去了免費的職業學校,就是因為院長不願意承擔他們讀高中的費用。

然而不得不承認的是,這位院長至少算是個好人,從沒想過利用孩子去牟取利益——當年因為送走桑月而得來的那個紅包除外。

院長與桑榆之間的關系,因為當初桑月的事情而變得微妙。

桑榆對福利院沒有感情,走出縣城之後再也沒有回去過。

院長倒是個場麵人,見有人來採訪,撿著好聽的話說了許多。

但顯然那人並不滿意於一個全是正面回答的探訪結果,於是很有誘導性地詢問了諸如“她成年後是否回來探視過您”“她有了高收入之後是否回饋過福利院”之類的問題。

院長很會打圓場,表示福利院的孩子們長大之後都有自己的生活,她希望孩子們一首往前看。

然而幾次三番地陷阱式設問之後,採訪者終於得到了諸如“桑榆大學之後再也沒回來過”“福利院沒有收到過署名為‘桑榆’的捐款”這樣的結論。

於是一石激起千層浪。

原本就對桑榆這種“女權主義”意見不少的網路黑子終於找到了突破口,“桑榆 忘恩負義”的詞條迅速沖到熱搜前十。

比起之前在星河被黑的經歷,這次可謂是真正的“全網黑”。

各路牛鬼蛇神紛紛出馬,“桑榆的福利院好友”“桑榆的高中同學”“桑榆做兼職時的老闆”不知從何處冒出來,一個兩個義正言辭地痛斥桑榆紅了就忘本,為了炒作無所不用其極。

更有甚者,開始造謠桑榆跟大哥們之間的關系,有模有樣地散播一些偽造的聊天記錄,煞有介事地傳遞著所謂“女主播勁爆內幕”的pdf。

這是對桑榆工作室眾人的第一次真正考驗,也是桑榆第一次見識到什麼叫真正的專業對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