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打電話

自從在西門街撞見時崇後,李萊爾開始時時刻刻防著他。

白天出門上班,李萊爾故意掩在樓梯角,附耳聽三樓的門把手是否有落鎖的聲音,只要琳琅響的鑰匙晃動未停,哪怕腳尖已經伸出去,她也逼自己退回來。確定無誤後,方才敢腳踩實地。

滿打滿算,她和時崇一個星期林林總總沒見過幾面。

即使聊天軟體互發訊息,二人忙碌的時間段總不同步,再有意思的試探也逐漸歇氣了。

所幸最近這段時間寧寧放學後都會找她玩,由此消磨了漫長難耐的下班時間。

“萊爾姐姐,我們好久不見了,今天下午你有空來我們學校嗎?我很想你。”

李萊爾應了好,忙完手頭的事趕著去接寧寧。

一路暢通,李萊爾最後被紅燈絆住腳步。

劃拉開手機鎖屏,螢幕右上方電池圖示內膽是一片警示的透明色。她是在公司瀏覽網路評論才耗完電量的。 今早她急著和周已晴協商接下來的商業推廣安排,計劃上一檔網路綜藝對品牌開展第二輪宣傳,討論過後,大家決定推李萊爾作為展演人。

無關乎其他,之前李萊爾就因為和周已晴長相相近這回事就受了一陣網路風波,搜尋框打下自己的名字,惡意揣測鋪滿廣場,還有一些聲稱是過去同學的網友不停爆料,看熱鬧的、說風涼話的真不在少數,李萊爾得天獨厚地佔有一定的傳播優勢,雖然是負面形象,但至少有了曝光度。

“注意點形象。有人在網上說,看見你穿著旗袍在後臺煙霧繚繞的樣子了,一定要時刻牢記我們原先設定好的公眾形象是什麼。溫婉、文藝、淑女。一定要記住!李總!到時候我們後面一定要翻盤回來。”

會上幾位同事反複叮囑她。

“我現在不是明星,就已經有狗仔偷拍的待遇了,太了不起了。”李萊爾聳了聳肩膀。

這些點頭論足的評價看多了也膩味。

她用手指滑出社交平臺軟體,從下到上,一一拖走不必要的相關推送新聞, 像丟掉用廢的草稿進紙簍一樣毫無負擔。一路暢通無阻,直至指尖懸停在“時力某某服飾公司”、“股價大跌”、“董事長可能易位”等字眼。

她被誘惑著點進去,這絕對跟時崇有關系。

可那跟她有什麼相關?

百分之百的直覺警示李萊爾,她已經掉入了誰鋪設下的陷阱裡去。

李萊爾瞬間提起精神。

她回溯起離開時家後發生的點滴,或者再往前,沒遇見時崇的日子,第一次翻開日記那天。

李萊爾承認,他們當初在繡坊的相遇是一場人為,《錦鯉賀春》原本就應暫借給沈老師作為展覽作品,是她預先發覺時崇在她身邊逗留的痕跡,他偷偷幫自己還了一部分的債款,他私下替自己解決了無謂的鬧事。每當李萊爾摸到一點他的影子,時崇就像鬆垮網兜裡被釣起的魚,魚尾猛地一甩,就從岸上紮進深不可見底的海裡,消失不見了。

喪失記憶後,李萊爾連自己是什麼樣的人都遺忘了,她努力抓住曾一同跨過那段經歷的人,企圖借他們的眼睛拼圖回李萊爾原本的模樣。

時崇是為數不多的重點接觸物件之一,緣由在於他總能帶給她奇異的體驗,心跳呈函式曲線式的跌宕起伏,她再次與十幾歲的李萊爾再次重逢。

有很多次她私下詢問“她”,以前與時崇到底是什麼樣的關系。

“啊,就是玩伴啊,開心又不走心的那一類而已啦,別放在心上。”

可李萊爾還是認定,那時的“她”,是在撒謊。

日記裡的內容常常與現實大相徑庭。

比如李斯萍是在高一入學時就早早去世了。

比如她從在學校頭至尾就沒有過朋友。

連自己都欺騙的人,說的話當然不可信

李萊爾小心求證,直至離開時家,李萊爾的記憶大部分已經恢複,生活也逐漸原狀了, 按道理說早應該和時崇斷了聯系。

難道你還想要什麼?

她詰問自己。

訊息遲遲在風車形狀的載入圖示頁面卡頓,顏色由黑漸變到白,還未褪回灰色時,手機不聲不響地息屏了。

周邊有殘影在湧動。

她抬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