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0章 寺中查探
章節報錯
下午到大行寺內轉了一圈的楊天朗回到了客棧中,躺在床上思索著該如何攪鬧大行寺。想到上回被大智寺住持妙德追的那叫一個慘,這次楊天朗說什麼也不想和大行寺的和尚發生正面衝突了。
一是本來自己和大行寺眾僧沒什麼仇恨,沒必要起正面衝突。二是如果正面交手的話再把這大行寺的住持引出來,屆時自己寡不敵眾,恐怕真是難以脫身了。畢竟這大行寺坐落在海島之上,四周是茫茫大海,到時想跑也跑不出去,只有被捉的份兒。
“到底該怎麼折騰一下這些和尚呢,此時要是陸豪在這兒就好了,他腦子裡鬼點子最多。”
楊天朗回想下午看到的情景,心說,
“對,這大行寺香火這麼旺,每天收到的香火錢肯定不少,這群和尚最在乎的就是錢,我就把他們的錢全都偷走。還有,這寺裡除了錢應該就是各種經書典籍最寶貴了,那些和尚每天唸的經都是從經書上背的,練武也是從武功典籍上學的,嘿嘿,那我就把他們的藏經樓給它點上一把火,讓他們的“香火”再旺一些。”
第二天楊天朗就開始了他的“踩點”工作,在大行寺裡溜溜達達地轉了一上午,雖然分不清寺內大大小小的宮殿都是做什麼用的,但是禪堂、齋堂、客堂等幾個地方還是問清楚了。
齋堂是楊天朗聞著味道找到的,此時臨近中午,一名僧人從齋堂內走出,來到堂外的大鐘旁開始撞鐘,隨後寺內的僧人陸陸續續從各個佛殿裡走出,到這齋堂來吃午飯。
看著走進走出的眾位僧人,楊天朗又生一策,心說,
“再給這些僧人的飯菜中加點“佐料”,讓他們嚐嚐上吐下瀉、虛脫無力的滋味,這樣才算圓滿。”
楊天朗腦子裡想象著眾僧吃完齋飯後跑肚拉稀腿肚子打戰的情景,站在原地不禁笑出了聲,引得前來吃飯的眾僧都感覺莫名其妙。
回過神來後看到眾僧都在望著自己,楊天朗頓覺失態趕忙扭頭離開,沿著齋堂旁邊的通道快速向前走去,不知不覺中發現自己好像是來到了寺院的後院,正分辨方向時,耳邊傳來好似動物的叫聲,一聲接一聲的長嘯。
楊天朗好奇尋聲而去,發現右前方有片寬闊的草地,四周都圍著將近一丈高的鐵柵欄,欄中一隻龐大的動物正在嚎叫。
“大象?!這就是大象,是真的大象,還是活的。”
楊天朗長這麼大頭一次看到活的大象,沒想到居然被養在寺院中。這頭大象通體雪白,模樣和寺院門前的石雕幾乎一樣,但是隻有兩根牙齒。
正在興奮之際,一人在身後忽然說道,
“阿彌陀佛,這位施主,您怎麼走到這裡來了?”
楊天朗回頭一看,一位白衣僧人站在自己身後,此人比楊天朗略矮,身形偏胖,看面容年紀也和楊天朗相仿。
“呃,大師,我在寺中迷路了,又聽這邊有嚎叫聲,所以就走過來看看,沒想到這裡還養著一頭大象。”
“哦,那施主勿急,稍等片刻,我送施主出去。”
這胖僧人從懷中掏出一把鑰匙將鐵柵欄上的鎖開啟,然後將一輛裝滿蔬菜瓜果的小車推進了園中,然後再把這些蔬菜瓜果撒到白象身前。
看到白象用長長的鼻子捲起瓜果往嘴裡送,楊天朗覺得甚是新奇,便問道,
“大師,這頭白象是從何處而來?我們大唐的疆域內好像沒有大象吧?”
“據貧僧所知,在我中原地區是沒有的,離中原最近的也只有大理國生有野象。”
“哦,那這頭大象是從大理運來的?”
“非也,大理國的大象通身都是灰褐色的,此乃白象,萬中無一,乃是象中的聖物,是當年皇帝差人從暹羅國運來,養在我大行寺中,視為我大唐的國寶。之前歷任新皇登基後都要來寺中觀賞此象,並在寺中舉行祭天儀式,祈求上蒼保佑、天下太平。”
“竟然這麼珍貴,我看寺院門口兩側放的是六牙白象,難道世上果真有六牙白象嗎?”
“呵呵,佛門中六牙白象的六牙有六度之意,分別指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至於世上究竟有沒有六根象牙的大象,我也不得而知。好了,施主,白象喂完了,我送您出去吧。”
胖和尚鎖好柵欄,示意楊天朗跟著自己前行,一路上二人邊走邊聊,這胖和尚對楊天朗所問的問題都是知無不言,耐心解答,直到將楊天朗送到齋堂附近才告辭離去。楊天朗心中對這胖和尚生出些許感激之情,忽然覺得攪鬧寺院、折騰這些和尚的想法是不是有些過分。
“姐姐,你不要跑,看我怎麼抓住你,你等等我!”
“哎,你們兩個孩子不要在寺院裡瘋鬧,不要驚擾了大師們的清修。”
楊天朗的思索被一旁姐弟倆的瘋鬧聲打斷,看著這姐弟二人嬉笑打鬧的樣子,楊天朗瞬間想起自己小時候和楊彩月二人也像這般無憂無慮,整日嬉戲玩鬧,於是剛剛生出的一點負罪感就被楊彩月身死的仇恨壓了回去,心說,
“都怪這些和尚讓我和師姐天人永隔,他們必須為此付出代價。”
楊天朗氣沖沖地出了寺院往客棧走去,而改扮男裝的餘英華此時則是剛剛入寺。餘英華的個頭本身就比一般女子要高一些,長得又是英氣十足,現在穿上一身富家公子的衣服,鼻子下方再貼著兩撇小鬍子,儼然一個美少年無疑。
與楊天朗四處走來走去暗中觀察的方式不同,餘英華是大大方方走進每一所佛殿,上香、磕頭、捐些香火錢,然後再和一旁垂立的僧人攀談幾句。閒聊之中那僧人得知這位餘公子乃是商賈鉅富之家,來此的目的是想捐資修寺,隨即熱情地將餘英華往內殿中引領,並請來寺中長老接待餘英華。
餘英華誇口說家中雖有萬貫家財,但是家父近幾年的身體卻大不如前,而且經常久病難愈,由於家中長輩皆是信佛之人,便想捐些資產出來為佛門做些事情,以求積善因得善果。修繕寺院宮殿也好,重塑佛像金身也行,就看寺中有何需要,並提出想在寺中參觀一下,也順便檢視各個宮殿的情況,回家之後也好和家父稟告捐資修繕的是哪所佛殿。
於是這位長老帶領餘英華挨個參觀並介紹了每所佛殿的名稱和用途,餘英華也就此瞭解了寺中經書的存放之處。
喜歡羽化浮請大家收藏:()羽化浮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