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寶曆二年十二月初八日深夜,皇帝李湛外出打獵回宮,與宦官劉克明、田務澄、許文端以及禁軍馬球將蘇佐明、王嘉憲、石定寬、閻惟直等二十八人在清思殿內飲酒作樂。

李湛興致昂然,喝的是酩酊大醉,期間入內室出恭之時,大殿內所有燈燭忽然熄滅,眾位馬球將縛住皇帝李湛的四肢並捂住其口鼻,由蘇佐明持馬球杆連續重擊李湛的後腦,李湛卒,年僅一十八歲。

當夜劉克明派人兵分兩路,其一,緊急召喚翰林學士路隋入宮,以李湛的名義撰寫遺詔,詔書命絳王李悟暫時入宮接替李湛主持朝廷大事。其二,派眾馬球將護送絳王李悟進宮,準備明日登基之事。

十二月九日一早,文武百官在紫宸殿等候皇帝李湛上朝,劉克明卻連同翰林學士路隋通告皇帝李湛死訊,並當眾宣讀李湛遺詔。此時穿戴一新的絳王李悟早已在紫宸殿外等候,在宣讀完李湛遺詔後,由宦官田務澄、許文端擁護著走入大殿之內,打算接受百官的朝賀。

文武官員聞聽皇帝突然駕崩盡皆譁然,樞密使王守澄、楊承和以及宰相裴度等人當即出列提出質疑,質問劉克明聖上因何駕崩,劉克明解釋道,

“昨晚聖上打獵迴歸,飲酒之後與眾球將在清思殿內打球,不想聖上已經微醉,一時不慎摔下馬來,致後腦重重著地,當即昏死過去。

待聖上清醒之後自知傷重不治,於半昏半醒之際緊急召見翰林學士路隋覲見擬寫詔書,將皇位傳於絳王李悟,眾馬球將全部在場,都可作證!”

文武百官將信將疑,不置可否。王守澄則繼續質問道,

“既然聖上摔傷,為何不急傳太醫替皇上醫治?為何不派人通知就近居住的官員?為何今日上朝之日才公佈皇上駕崩之事?那些馬球將都是你的部下,讓他們作證如何讓人信服?”

劉克明只是敷衍地解釋了幾句便不再理會文武官員的質疑,當即宣佈絳王李悟繼位,立為新君。

退朝之後,樞密使王守澄、楊承和立即聯絡左右神策軍中尉魏從簡、梁守謙商議對策。楊承和派南衙十六衛軍統領去迎接江王李昂進宮,魏從簡、梁守謙則是立即集結左右神策軍士以及飛龍廄眾騎兵,打著討伐逆賊的旗號進宮剿滅劉克明一眾黨羽。

當日,幾萬大軍從各個宮門衝入大明宮中,將弒君謀逆的叛軍盡皆屠殺,絳王李悟死在亂軍之中,劉克明見大勢已去,便跳井自盡,豈料又被左神策軍從井中拖出斬首。王守澄下令將一眾反賊將領的頭顱全部割下,高懸於城門之上,以儆效尤。

王守澄再命翰林學士韋處厚擬寫通告,昭示劉克明、田務澄等反賊的罪行,並表示內亂已平,現迎江王李昂唐穆宗李恆第二子、李湛親弟)入宮繼承皇位。

在王守澄的安排下,文武官員一同奏請江王李昂繼位,再由太皇太后下詔,江王李昂正式登基為帝,是為大唐第十七任皇帝,改年號為“太和”。

李昂登基之後大興改革,整頓朝政,一切事物去奢從簡。遣送三千多無職務宮女出宮,裁減教坊司、翰林院等機構冗餘官員一千多人,拆除馬球場、御馬坊,將李湛在任時所佔用的田地、錢糧歸還給原有所屬機構。

新帝上位整頓朝政,朝中所有大小官員也都跟著忙碌起來,那司徒空忙於京兆府內的事物,暫時無暇到府中管束楊天朗,楊天朗也難得有時間到大街上閒逛一番。

此時的大街上比之前冷清了許多,楊天朗穿著棉衣逛來逛去也覺得有些無聊,不知不覺中朝著那裴光曾經帶著自己去過的賭坊方向走去。

快到賭坊門口之時,恰好從門內相繼走出兩人,不是別人,卻是那裴光與裴政。裴光一見楊天朗感覺甚是驚奇,忙抓住楊天朗的手臂問道,

“楊兄弟,這段時間你到哪裡去了?我以為你已經離開京城了呢?”

楊天朗見到裴光也覺得十分親切,嘆了口氣說道,

“別提了,我被司徒叔叔關了三個多月,前幾天才把我放出來!”

“哦,那是為何?”

“嗨,還不是嫌我那段日子整日無所事事,四處閒逛,把讀書和習武都拋到了一邊。他是為了懲罰我才將我關了起來。”

一旁的裴政看著楊天朗有些面熟,便插嘴向裴光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