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陸豪在這墓地周圍發現一凹陷之處,料定這是墓室盜洞的入口,但苦於手頭沒有挖掘的工具,正在發愁之際,恰好在旁邊的土地之中發現一柄露出半截的鏟子。

這鏟子也是趙大牛三那天挖好了盜洞扔在一邊的,今天都便宜了這青衣少年了。別看這少年趕路腿腳上有點功夫底子,挖土可完全是力氣活,沒有兩膀子力氣是幹不快的,加上衝刷進墓道里的泥土太多,可苦了這陸豪了,從大早上一直挖到中午,大太陽已經高高的掛在中天之上,總算是這洞口將就著能爬進去了。

陸豪用身體比量了一下墓洞口,感覺爬進去沒有任何問題,便在洞口旁邊坐了下來,打算休息一會兒。拍了拍手上的灰塵,把身上的包袱解下來,拿出昨天包好的熟肉,就著餅吃了起來,邊吃邊自言自語到,

“這下面到底有什麼東西,是金銀珠寶還是洪水猛獸,自己進去是生是死,就全看我的造化了。不過這機會是不可錯過的,就算真是洪水猛獸,也要進去看一看再說。”

說完又啃了兩口餅,剩下沒吃完的扔到一邊,站起來扭了扭腰,伸了伸胳膊,感覺體力恢復的差不多了,看了看天上的日頭,心說不能再耽擱了,深呼吸一口,向墓洞裡爬去。

當時正值晌午,日上中天,陸豪跳進墓洞以後,日光還能照進墓道里,隱約看見墓道向前延伸著,陸豪沿著墓道向裡面走去,畢竟初次進來,不敢走得太快,邊走邊留神著道路的兩旁,怕誤踩誤碰了什麼機關,再飛出什麼弩箭飛刀之類的暗器。

越往裡走,光線也越來越暗。耳邊漸漸的聽到了流水的聲音,然後墓道一分為三,中間是河道,兩邊是石道,河水緩緩的流淌著。此時墓道也完全黑了下來,陸豪從懷裡掏出火摺子,又掏出一根蠟燭。將蠟燭點燃,藉著蠟燭的光亮繼續向前行走,偶爾從口袋裡掏出幾塊石頭向兩邊的牆上和前面的石道上扔去,試探前面是否有設有機關。

正行走時,恍惚間,發現前面出現一點豆大的黃光,青衣小哥瞬間提高了警惕,腳步放緩,後背貼住牆壁,一點一點向前挪步,只見那黃光變得越來越大,已經能夠將周圍的墓道照亮了,

“這到底是個什麼東西?難道是黃金?不可能,金銀若是放在地底這麼長時間,不可能再放出這種耀眼的光芒。

陸豪心生疑惑,不敢放鬆警惕,仍是慢慢的向前走著。

逐漸看清楚黃光發出的位置是在前面拐角處,已經離自己越來越近。突然腳下“嘎嘣”一聲,不知踩到了什麼東西,陸豪吃了一驚,低頭一看,居然是一堆枯骨,聞著還好像有一股糊味,自己剛才未留神踩到了。

“嗯,估計是那店小二嘴裡所說的牛三,死在這古墓裡面。”

這聲響好像也驚到了那團黃光,陡然間,黃光變亮,青衣小哥急忙吹滅手上的蠟燭,放進懷裡,右手從懷裡掏出一對峨眉刺,分別握在兩隻手中,以備防身之用。此時,那團黃光不停閃爍,忽明忽暗,或大或小,突然間,黃光“撲”的一聲,完全熄滅,墓道里剎那間一片黑暗。陸豪感覺眼睛從光亮中一下子回到黑暗,雙眼頓時有些不適,什麼也看不清楚。正在此時,一團明亮的火球突然從拐角處快速飛了過來,直奔陸豪的面門而來,陸豪的眼睛剛從光亮中一下進入黑暗,還沒來得及適應,又突然迎來這發出巨大光亮的火球,當時雙眼就有種暴盲的感覺,急忙一個鷂子翻身,躲過了這飛來的火球。

“啊。。。”陸豪嘴裡叫著,手上拼命的揉著眼睛,想在最短時間內恢復視力,可火球此時卻是鋪天蓋地的飛了過來,由上至下,由左至右,由前到後,全都衝著陸豪飛將過來,陸豪憑著恍惚的視力,左突右閃,前跳後蹦,輾轉騰挪,在河道兩側跳來滾去,平生學的這點本事都在此時發揮了出來。但是火球數量太過密集,一不留神頭髮被火球擦著,著起火來。左胸也被火球撞了一下,陸豪眼見火球成片襲來,躲無可躲,一個倒栽蔥一頭扎進水裡,將身上的火苗熄滅,緊接著又彈射出水面,一個跟頭躍上岸來,未等雙腳落地,

“嗖,嗖”雙手的峨眉刺同時出手,向那團黃光擲去,

“當朗朗”峨眉刺發出悅耳的碰撞聲,擲出的峨眉刺竟然全被格擋,未等峨眉刺落地,陸豪半跪在地上,左手一擰右手袖口,

“嘎拉拉”只聽繃簧上緊的聲音,右手手腕一低,

“嗖嗖嗖嗖”四枚閃著寒光的鋼釘激射而出,直奔黃光飛去,

“叮鈴,叮鈴。。。。。。”暗器又被打落,未中目標,陸豪腦門上頓時出了冷汗,眉頭緊鎖,腦子飛速旋轉,想著下一步如何應對。

“過來。。。。。。,”那團黃光說話了,聲音洪亮有些震耳。

陸豪心中一驚,思考著是否應該過去,

“過來,還想繼續被火燒嗎?”

聽這聲音感覺是有些上了年紀的男人在說話。陸豪一聽這話知道這團黃光不想再難為自己了,便慢慢朝拐角處走去。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只見靠著拐角處的頭一間墓室裡,一團或紅或黃的東西坐在那裡,無法判斷是否是個“人”。見陸豪走了過來,這團火光芒逐漸收斂,陸豪慢慢的看清了坐在地上的這個“人”,渾身一片“火紅”,頭髮是深紅色的,全部打著小卷,一直從頭頂散落到肩頭,蓋著半個臉,只露出個高鼻樑和嘴。身上露出的手和胳膊也是深紅色的,像是被血染透了一樣,看著就是個“大紅人”啊,紅人的雙手雙腳被鐵鏈鎖著,鎖鏈連線在牆壁上。陸豪上前雙手抱拳施禮到,

“這位前輩,不知如何稱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