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九月(第1/3頁)
章節報錯
003
八年前。
九月末的京城,白天的室外溫度仍然很高,熱氣粘稠地潑在大馬路上。
遇見鄭雲州的那一天,林西月剛過十九歲生日,上大三。
一場隱晦而不甘,註定圍困她一生的感情正在風中醞釀著,等待張開雙臂撲向她。
每到週六這天,林西月都要早早從學校出來,去趙女士家中。
趙木瑾是銘昌集團的現任董事長。
她的父親趙永銘去世之後,集團高層起了不小的矛盾和沖突,這樁家族內鬥還上了新聞頭條。
當時林西月讀高一,她捧著一個塑膠飯盒在食堂裡打飯,照例只要了一份青菜。
頭頂的電視正在放經濟頻道,這家民族企業的巨頭在經過一番鬥爭之後,由趙大小姐繼任為第三代掌門人,她站在主席臺上發言,一副銳不可當的架勢。
西月那會兒年紀小,不瞭解銘昌集團是個什麼樣的龐然大物。
只是聽很喜歡炫耀自己小孩的老師說過,她兒子從清大畢業後就在銘昌科技當工程師,年薪有五十多萬。
老師曾眉飛色舞地介紹,這是一家資產超千億的跨國集團,業務涉及地產開發、汽車製造和船舶航運等。
這些名詞離林西月都太遠,聽起來如空中樓閣般漂浮。
那個時候她也並不知道,再過三年,她會成為趙女士資助的貧困物件。
趙木槿住在京郊一處幽靜雅緻的園子裡。
第一次到此處時,林西月才剛入學,對京城的路線絲毫不熟悉,折騰了很久才找到。
那天她遲到了一個多小時,管家宋伯倒是個和藹的人,非但沒有責罵,反而耐心告訴她該怎麼坐地鐵,在哪一站下比較方便。
林西月當即拿出隨身的本子記好。
她從不覺得自己有多聰明,能從小鎮考到京城,錄取r大的法學專業,離不開日以繼夜的刻苦。
這座端方莊嚴的明制園林恢弘如初,園中一花一木都有專人養護,在宋伯有條不紊的治理下,處處都透著一股嚴謹分明的秩序。
趙家從不缺傭人,讓西月來也不為做粗活,而是要借她的手抄寫經文。
趙木槿信奉大乘佛教,後院獨闢出的佛堂裡,供著一尊從妙華寺裡請來的菩薩,只要她在家,每個清晨都要來拜一拜,焚化手抄的經書祝禱。
得益於養母林施瑜的嚴苛教導,西月從小習得一手古雅蘊藉的好字,寒冬臘月,硯臺都結冰了,她仍哆哆嗦嗦地握著毛筆,坐在桌邊練字。
林施瑜是個很有才情的女人,能寫一筆漂亮的簪花小楷,也會彈琵琶唱崑曲,如果沒有她的拼死庇護,林西月在葛家活不下來,也走不出家門去唸書。
林媽媽一身的閨閣技藝,卻只肯悉心教女兒寫字。
很小的時候,西月聽見她在撥月琴,小女孩表現出興趣濃厚的樣子,但林施瑜立馬就把琴收起來了,她很嚴肅地對女兒說︰“彈樂唱曲這些,都只不過是供人賞玩的東西,你不要學,將來更不要依附男人,當他們的玩物,快去讀書寫字。”
當初趙木槿在一批窮學生裡挑中她,大約也是看上了她身上這項長處。
夏天仍未過去,園中碧綠的瓦簷浸在金黃的日光裡。
林西月被門僮放了進來,獨自邁上苔痕斑駁的石階,一池荷風越出曲折迴廊,柔和地吹在她臉上。
一時間,卷翹簷角上高懸的金鈴叮叮當當地響。
她往池中望去,幾條紅鯉在水中游來游去,魚尾攪亂了水面的浮萍,風裡傳來竹葉的沙沙聲。
林西月有時想,難怪趙董事長性子冷靜,是脂粉堆裡的翹楚,能成為整個集團的主心骨。常年住在這麼個世外桃源,行動時有如在畫中游走,誰的心都會安定下來的。
佛堂在後院,院門常年鎖著,不許人隨意進出,鑰匙在宋伯處。
也不怨趙木槿過分小心,實在是她那些佷子佷女們不像話,常為了一點子事起爭執、摔東西,砸了別的還是小節,但請來的菩薩是萬不能驚動的。